物理短文集(一)

2019-1-7

 物理短文集  目录 

 

  

D01 宇宙从何而来

D02 空间的维度

D03 物质和能量能否相互转变

D04 基本粒子需要多少种

D05 基本粒子具有哪些特性

D06 粒子究竟有多少种?

D07 台风发生机理

D08 为何强作用力难以理解

D09 地震发生机理

D10 地球磁极会发生翻转吗?

D11“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自然规律吗?

D12 行星形成机理

D13 关于军舰隐形实验

D14 “测不准”的背景

D15 四个力为什么难以“统一”?

D16 力的“聚合效应”和“H”法

D17 力的真谛何在?力到底有几种

D18 月球上看不到满天星斗,为什么?

D19 关于永动机的争议

D20 微观物质的状态

D21 物理学面临第二次重大失误?

D22 比质子大的“粒子”

D23 斥力子与电子

D24 托克马克怎样才能实现核反应

D25 进一步陈述基本粒子仅有两种之理

D26 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前进        (以上26篇2011-11-20上网)

D27“一尺之椎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2012.4.5晨已上网)

D28“超新星”能证明“宇宙在加速膨胀”吗?

D29 太阳磁场将180度逆转吗?         (2013.9.13上网) 

D30 地心引力自何而来?              (2014-09-10 06:33上网)

D31 物理学与数学                   (2014-06-30上网)

D32 引力子的新意                   (2014-09-10 06:33上网)

D33 “中微子有质量”                (2014.6.27上网)

D34a “质量可变”的后果            (2016.1.2上网)

D35  “质量可变”之误 再议           (2016.4.5上网)

D36 议方程E=mc2来源              (2014.4.15上网)

D37 “太阳磁场逆转180度”的下文如何?此文中文 (2016-6-29 17:上网)

 

D38g  四种力”如何化为一种的?(2019.7.11上网)

D39 宇宙规模                      (2016.10.3 上网)

D40 物理基础理论正误辨析           (2017.1.1 061356上网)

D41 物理学 →哲学→佛学?          (2017.3.18上网)

D42 进一步认识 电子                (2017-5-5  上网)

D43 力的问题汇集                  (2017.8.11上网)

D44 微宇宙学概要                  (2017-11-28  上网)

D45 粒子理论中失误                (2018-1-1  上网)

D46 鉴别物理理论的四项原则        (2018.6.13上网)

D47  天梯的可行性成问题           (2018.12.4上网)(12.6上新浪微博)

D48 隐宇宙是虚                   (2019.1.9上网)2018.12.11 7:发新浪微博

D49 恒星的速度                    (2019.2.4晨 上网)

D50 地震机理在工程视界中(未上网)

 

 

 

D01                                                                     宇宙从何而来                     

                                                           陈理士 (S. G. Chinese) 

 

[b]摘要[/b]物质客观存在,需要承认这种自然存在,而不提问“物质为什么存在、从何而来”。

[b]关键词  宇宙起源 物质来源 

 

 

     在现代物理理论中,“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但是,此理论存在问题颇多:

[b]1[/b] 证据不牢靠,“三大证据”无一扎实:(1)远星红移是“宇宙大爆炸”的最重要“证据”,不过远星也有“蓝移”的,难道可以作为“宇宙大塌缩”的证据?(2)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的第二“证据”, 如果发生过“大爆炸”,那时发出的电波以光速向“外”传播,此速度比粒子、星体等都快,所有物质都是“后来者”,随着时间推移,电波越来越遥遥领先,它的前面不可能有物质,所以,不存在“向回反射”的问题。空间的微波背景辐射应当别有来源;(3)空间“初始物质”成分可证明发生过“大爆炸”,这里存在“逻辑循环”,只有(1)确实存在,才谈得上(3),(1)不真实,就无所谓(3)。

[b]2[/b] 现象不谐和:“大爆炸”发生后,若干亿年来,万有引力没有能够使任何星体减速,这似乎说明万有引力对它们“不起作用”,但是,每一颗星体都呈球形又说明万有引力起作用,如果相信这一点,远星是否经历过“大爆炸”而“射”向远方的就大成问题。

[b]3[/b] 于理不足:大爆炸理论首先需要“质量、能量相互转变”的支持,尽管《相对论》曾经提出“物体的质量不是恒量;它随着物体能量的改变而改变”,一百年来,并没有人发现“质量改变”的机理,也没有人提出此机理,很明显,任何物理改变都存在机理,无机理的“改变”是不会发生的。“‘大爆炸’之前,宇宙中的全部物质压缩在一个‘奇点’里”,这一描述需要存在 “质量变能量”、“能量变质量”、“物质可以魔术般压缩”的机理,缺少机理,只提出“大爆炸”,难以令人置信。

   以上三点表明了宇宙本没有发生过“大爆炸”,远星“红移”乃是一种空间的光学现象而已。有的理论将“宇宙大爆炸”同“宇宙的起源”挂钩,至此,解脱了此钩。

   宇宙从何而来?宇宙是什么?宇宙是无际空间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物质的总体,因此,此问题相当于“物质从何而来”?

  论文《L04 物质演变》阐述了“大、小”物质之间的演变机理,可以提问的是“物质为什么有大有小?”而所有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两种基本粒子聚合而成的,所以,问题最后归结为“基本粒子从何而来”? 这一问题问到了物理学的基线之上,物理学的所有其它问题都是可以回答的,唯有此问题不能据理回答而是需要承认的“客观存在”,即,两种基本粒子客观存在与宇宙之中,从物理实际中可以认识它们,其中引力子恒以高速运动,因此是“永远量子”,斥力子——电子——在某些情况下是量子,在另一些情况下散布与空间形成空间电场。

  因此,问题的勉强“回答”则类似禅语“自来处来”,就是说,物质存在是客观存在,不能提问“物质为什么存在?”“从何而来?”只需要承认这种存在。

 

 

D02                 空间的维度 

 

 摘要    真实空间只能是三维,没有第四维插足的余地

 关键词  三维空间  四维时空  多维空间 

 

 

  文章中涉及的空间维度已经超过20,并且没有提出“上限”, 现在,空间的维度似乎非常“开放”,不受任何制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需要注意,空间到底是多少维乃是物理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有必要加以肯定。“空间多少维”也是一个应用于实际的数学题。

  应当明确,“数学空间”同真实空间有原则区别。前者乃是一种“抽象空间”,它存在与数学理论之中,它的“维”是该“数学空间”诸元中的一元,《相对论》中的线性变换方程涉及“四维数学空间”,其第四维是时间,《相对论》中有“不存在将四维连续区域分成三维空间与一维时间连续区域的在客观上合理的区分”,说的是离开时间,不能正确认识空间。为什么?因为任何“认识”都离不开信息,最重要的信息是光电信息,此信息具有速度——光速,不考虑这一点,信息必将失真。所以,用数学描述空间事物需要“四维函数”或“四维时空”,这乃是数学术语,《相对论》中一度出现“四维空间”,当然应当理解为数学空间而不能由此认为真实空间可以是四维或者认为爱因斯坦主张客观空间是四维。

  四维函数的应用恰恰是为了正确认知三维空间中的事物。

  真实空间是多少维?此问题在“四维”之前并未出现过,因为经典物理学和数学都已经有了“三维空间”的明确结论,由迪卡尔坐标所描述的三维空间已经使“全部空间”从数值上得到定义,不留丝毫余地,因此,真实空间只能是三维,没有第四维插足的余地。

  诸如“在五维空间中隐宇宙同我们的宇宙相撞”之类提法明显地混淆了两类不同的空间,真实空间维度是3,既不能多,也不能少。数学空间的维度则不受限制,但是,数学空间中的事物不具有“物性”,不需要用真实“空间”加以存放。

  不难看出,多维空间理论是“混淆”的产物,这种混淆意味着在基础理论方面的失误,如不加以改进,前景堪忧。

 

 

 

 

D03              物质和能量能否相互转变? 

 

 摘要  《相对论》提出“物体的质量不是恒量”乃是一种解释,现代物理理论中的“质量变能量”已经没有分寸、形成理论的混乱

 关键词  “质量可变”  “质量变能量” 

 

 

  现今物理文章中质量与能量相互转变似乎已经司空见惯,“大爆炸之前现在宇宙中的质量全部压缩在一个理论的点里”之类理论并未见受到质疑,这类理论的核心在于质量能不能变?其理何在?《狭义相对论》最先提出“物体的质量不是恒量”,而是按照洛伦兹变换方程随速度增加而增加。很明显,作者是为了解释“加速器中粒子不能达到光速”等现象而提出的。今天看来,用电流——速度为光速——加速带电粒子犹如以风驱动帆船,被加速粒子当然难以达到光速,更不会超过光速。

  但是,相对论也有分寸:严格地根据速度、按照方程而“变”,当速度“变”回原先速度时,质量还会变回原先的质量,并不主张那种“开放的”、没有条件的随意转变,同上述那种“大爆炸之前现在宇宙中的质量全部压缩在一个理论的点里”之类的“变”不能相提并论,后者的变化跨度超过任何神话,失实程度,超过想象。对此,不能不提出异议,从物理基础理论的角度,重要的是,质量究竟能不能变?

  以往认为“似乎是质量可变”的几则案例,除了上述粒子加速外,还有“粒子径迹中断”、核反应发出大量能量等实例。

  现在看,因为只有少量粒子显示踪迹,迹线中断显然是粒子速度降低使其由可显示转变为不显示,不能证明在此点质量突然消失;至于原子能,应当理解为原先就蕴含在质子、中子中的回旋动能(参见《L04物质演变》),原子爆炸可以测量到许多辐射粒子,说明原子反应乃是基本粒子从质子、中子解脱以及质子、中子从原子解脱,它们的能量由不显示转变为显示。主张质量可变的文章首先需要证明质量确实可变,提出“变”的机理。

  既然100多年来未能提出质量可变的机理,既然以往认为可以用作质量可变证明的“实例”现已看出并非真正质量可变,“质量可变”从理论上难以成立,那种漫无边际的神奇转变更加不值一顾。

  除了上述,本文主张的质量不变还有依据吗?有,经典物理学的两项基础定律“物质不灭和能量不灭”便是有力根据。以前,这是两项众所公认的、经过长期验证的基础物理规律,自从1905年“质量可以改变”获得人们信任,这两项有用的规律被置于参考地位,以至那些物质与能量神奇变化的“理论”纷纷出笼,尽管色彩缤纷,然而却远离了机理和规律。

  质量不能变是问题的核心,由此,物质当然不能变为能量,更不能同能量“相互转变”。

 

                         

       

D04                  基本粒子需要多少种? 

 

[b]  摘要  本文据理判断,基本粒子只需要两种

[b]关键词  基本粒子  引力子  斥力子 

 

 

  基本粒子应当有多少种?迄今似乎没有理论上的判断,“基本粒子”一词也曾经更新对象。现在公认的是:“基本粒子”有12种,除电子外,其余分为3组,6种夸克为一组,3种中微子为一组,2种介子为一组;“每组各出1名”组成质子。此外还有“质量为零”的波色子、胶子等“传力粒子”。上述理论明显的缺陷有三:

1  是什么机制保证形成质子时,从三个小组中各取出一枚呢?

2  三组11种“基本粒子”质量各不相同,“每组各出1名”所形成的质子其质量肯定不会一致;但是,对于质子质量的测量却显示质子质量相当一致,即使包含测量误差,也可以达到5位有效数字,明显地同“12种”理论相悖。

3  所谓“传力粒子”,“质量为零”,同“真空”无异, 还能具有形态吗?它还能成为“粒子”吗?还能“传力”吗?

  所以,“基本粒子有12种”只能视为一种说法而不是正确理论,不应拘泥其中。如果另一种理论不存在此类龃龉,相对地更为可信。

  这里提出的是“基本粒子”只有两种,即[b]引力子[/b]与[b]斥力子[/b]。为什么基本粒子只有两种而且不需要“传力粒子”?根据是,从性质上分,力只有两种。

  牛顿力学将力和物质相联系,现代物理学当然需要将基本粒子同力联系起来。但是,迄今仅仅将“电子伏”同“基本粒子”相联系,将不同“电子伏”视为不同“基本粒子”。问题在于,并不能肯定这些“基本粒子”到底是否真正的“一粒”,如果不是一粒,便是将数量之别当作品种之别,从而失之于误。粒子同物质的具体联系在于:

1a 引力子发出引力线,一枚引力子向空间发出的引力线总量取相对值1;

2a 斥力子发出斥力线,一枚斥力子向空间发出的斥力线总量取相对值1

3a 引力线与引力线相互作用产生引力,记为F1

4a 斥力线与斥力线相互作用产生斥力,记为 F2

5a 引力线与斥力线相互作用也产生引力,记为F3, 但F3<F1

  以上是从观察中得到的观点,仅5a需要补充理由,其理在于:从原子结构看,电子在原子核外回旋证明F3是引力,电子离开原子比质子分解容易得多证明F3<F1。

  从力的形成和“类别”分析,[b]基本粒子只需要两种[/b]就够了。如果能够在现有成千上万的“粒子”同两种基本粒子之间找到合理的“联系”,两种基本粒子理论的可置信度就会提高,如果现行理论能够解释的问题新理论全能解释,用它取代现行理论就基本可行,因为它不存在“困难”或“问题”。

  关键在于,“质子”的结构,它如何“形成”,它如何“解体”,从实验中正确分析解读到以上问题的答案。

  《L04 物质演变》一文中做到了这些。此文提出了“聚合效应”,找到了“强作用力”演变成为“弱作用力”的机理,于是可以看出,它们并非“两种力”而乃是“同样一种力”的“量别”。

  质子是大约1012 (一万亿)枚回旋在一起的引力子形成的“微涡旋星系”,回旋速度达到光速量级,回旋动能即为原子能,这是爱因斯坦E=mc2 (平方)方程能够付诸实用的物理背景。说此式表示“质量变能量”则是误会,为什么100多年来,提不出“质量可变”的机理?今后也不能提得出来,因为那里确实是“动能”,符合基本粒子质量不灭、能量不灭两项物理基础规律。

  因为F1、F3 都是引力,引力子的运动速度受不到“制动”,因此,引力子是天生的量子,永远的量子。

  斥力子同电子同义,但是目前的认识需要略加改进,电子的质量同引力子相仿,约为10-36(-36次方)克,即,氢原子外围约有1亿枚而不是1枚电子。如果只有一枚电子,氢原子的“空间”能够得到良好密封而呈电磁中性吗?氢原子能够产生布朗运动吗?

  既然基本粒子只有两种,斥力子又倾向于“散”,所有形形色色的小于质子的“粒子”只能是引力子的不同聚合群体,因此,它们毫无例外的对外发出引力线,如果没有理解到这一点,人们的认识是:它们都“带正电”。

  通过力线与作用力认识粒子,显然与机理为伴,可置信度较大。

              

 

D05                  基本粒子具有哪些特性 

1 不可变

2 不可分

3 不可灭

4 发出力线

5 力线密度最高

6 具有质量与体积

7 单个质量与尺度最小

8 比重最大

9 能够聚合成为现已命名的所有“粒子”、原子、直至恒星

10 能够发生现已发现的所有的物质演变

11 是一切物理现象的原始生成者

12 品种充分而且必要

 

 

D06                  粒子到底有多少种? 

 

   当今流行的粒子理论除基本粒子外,已命名的各种“粒子”超过“千”种。仅“宇宙射线”中的“粒子”就超过600种;介子的“品种”过百。有理论认为,每种“粒子”都有它的“反粒子”……。

  还会发现“新粒子”吗?粒子究竟有多少种?

    物理界现在难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缺少依据。为何缺少依据?现在的基础理论没有提供这方面的依据。但是,论文《L04 物质演变》论述了“两种聚合”和在“蓄能聚合”下形成“微涡旋星系”的机理,清楚地表明:除了引力子、斥力子两种基本粒子外,所有的那么多种“粒子”都不是真正的“一粒”。

   “各种介子”、“夸克”……都是引力子的“微涡旋星系”,它们的“不同”在于引力子的数量,“最大”的是质子。因此,它们的共同特点理应是:

  1 具有核能,因为引力子恒具有光速量级的速度,因此,核能可以用E=mc2(平方)方程估计;

  2 它们都有引力线发出,因此都“带正电荷”,不过,“质量越小电荷越多”(聚合效应);

  3 在冲击下都可以“裂变”;

  4 通常——不进行加速下——它们具有“宇宙速度”,远小于光速。

   “各种宇宙射线粒子”都是引力子的“携手同行组群”,成员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它们的“能量”全表现为高速直线运动的动能,因为线速度也具有光速量级,所以同样可以由上述能量方程描述。

   因此,这里要石破天惊地提出:除了引力子、斥力子两种基本粒子是真正的“一粒”外,宇宙间再没有任何一粒真正为“一粒”的粒子,现在已经命名的成千上万“粒子”,它们都不是“一粒”。

  亦即,名副其实的粒子只有两种! 现已命名的各种“粒子”乃是基本粒子按两种不同方式形成的、成员数量不同的“组群”。              

 

 

 

D07                   台风发生机理 

 

摘  要  分析台风生成因素,提出发生机理,回答“台风是怎么转起来的?为什么北半球台风逆时针转?为什麽南半球台风顺时针转?为什麽赤道无台风?”等问题

关键词  台风

  台风气旋发生的机理迄今未获阐明,台风可视作一个直径达到数百公里的巨大气流涡漩。地球低纬度地区受到太阳的辐射最强,获得太阳能最多。阳光直射当地,对空气起到一个加热“火炉”的作用,天气越晴朗,照射时间越长,意味着“火炉”越旺。被加热的空气,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比重减小,于是向上浮升,这使当地气压降低。于是,外围气压较高的空气便要流向“火炉”。到达“火炉”后又受到加热,产生连续不断的上升气流。“火炉”越“旺”,上升气流越多,从外围流入的补充气流也越多,波及的区域便越大。

  上述常见的热交换过程众所周知,这与气流发生旋转有什么关系?

  如果上升气流强烈,流量很大,其补给涉及的距离越来越远。由于地球自转,表面除南北两个极点外都有一定切线速度,大小和所在位置的回转半径成正比。最大在赤道上,约为465米/秒。设有一个火炉处于南纬10度地区,当时已经形成了强烈上升气流,四面八方的空气从100公里外流向“火炉”,若按八级风速,这段距离约需流动4000秒南北方向的气流分别处于南纬9度和11度,“火炉处”的切线速度为456.8米/秒,南纬9度和11度处的切线速度为458.1和455.3米/秒,这两股气流在到达“火炉”时,前者是从较高切线速度地区流到较低切线速度地区,所以要偏向前,即偏东;后者是从较低切线速度地区流到较高切线速度地区到达时便要偏后,即偏西,除东西向气流外,其它方向流过来的气流均发生数值较小的偏移。这种偏移恰好互相推动,形成右旋涡流,东西方向过来的气流虽无偏离,也只能随“大流”而转,旋转方向必定为右旋——顺时针。

  以上具体假设的数值,目的在于定量描述问题,如果用可能存在的其它数值,并不影响讨论结果。若不是哥氏加速度的作用,各方向气流便交会于一点,显然不能形成涡旋。

  当“火炉”位于北纬地区,同样可以进行以上分析,此时,从南向北流动的气流将成为从较高切线速度地区流到较低切线速度地区,从北向南流动则成为从较低切线速度地区流向较高切线速度地区,不难看出,气流到达“火炉”时偏离方向与以上向反。所以,在北半球生成的气旋,必然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即左旋。

  以上回答了《摘要》中的前三个问题,第四个问题是:“赤道上为什么不形成台风”,若“火炉”恰好位于赤道上,这时,从南北方向流向赤道的气流,尽管存在“偏后”,但是数值相等,于是,依然相交于一点;所有其它方向流向“火炉”的任一股气流,也都在赤道对方有另一股气流与之对应,它俩相交于一点,不发生偏离,从而不能形成旋转机制,所以赤道上不能产生蜗旋气流。

 

     (本文是《地磁 台风 地震发生机理》一文的第二部分,发表于2004 昆明 第二届全国物理其应用学术研讨会,被收于《现代物理及其应用》)

 

 

 

 

 

D08              为何强作用力难以理解 

 

  物理界作出“四种力”的判断有其不得已之处,电磁力与万有引力的难以“统一”在于不能从机理上进行“沟通”,而“强、弱”作用力的难以统一似乎在于强、弱之差太大,现有理论越不过这条鸿沟沟通它们。

  对于这种由于“量差”而将其分为“两种”的做法一直难以令人满意,至今,依然时常提到“力的统一”,但同时也在对找到强、弱作用力之差的原因表示为难。

   文章《L18a 力》进行了“四种力”的沟通,阐述了“四种”力实质的差异仅在作用力线数量上,而强、弱作用力的巨大差异在于“聚合效应”,两枚引力子的聚合,使1/2对外的力线成为内部的作用力线,即力线密度随聚合下降而不是上升,一万亿枚引力子形成“微涡旋星系”所发出的引力线并不比两枚引力子聚合成的“微涡旋双星”多,从外表看,“力的强度”似乎相差了万亿倍,于是,显示出来“强”与“弱”。

   设有空间一个质点带单位正电荷,它必定向四周均匀发出引力线,如果在附近又出现一个同样的质点,力线分布发生改变,与S—N两枚磁极之间磁力线情况类似。

   不妨设想在大平面上有一个大写的H字母,将两个质点分别置于H的两个横、竖线交点处,现在看力线情况,在两条竖线之间,双方各有1/2力线相互作用形成封闭曲线,竖线之外,双方剩余的1/2力线依然均匀地伸向空间。

   如果出现第三个质点A、B、C形成三角形分布,对它们“H”三次,即AB、AC、BC,可以看出,作用力线总量增加,剩余力线总量不变。

   增加质点数量和“H”次数,结果依然。于是,看到了聚合粒子增多,引力并不增大(引力线密度下降)的机理,此机理,名之为“聚合效应”。

   由此可见,单枚引力子的引力线密度最大,可以形成“最强的引力”,随着聚合成员增加,剩余力线密度下降。

   从力线的角度分析力,能够发现“量变”的机理和力发生大小区别的原因,于是,不但强作用力与弱作用力存在“内部联系”,能够“统一”它们,而且电磁力、牛顿力与强作用力、弱作用力也不再分庭抗礼,它们确实存在有机联系。

    

 

 

 

 

 

D09                        地震发生机理 

 

  设有一团球形高温冶炼材料,处于失重环境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按照工程物理概念,所研究对象的表面将不断向空间辐射热量,辐射定律给出定量描述,随着时间推移,温度逐渐降低。

   尽管对地球及太阳系的辐射与发展有不同理论,但是地球若干亿年前曾是一团高温融浆的观点颇为一致,它具有一万二千千米直径。所讨论的初始温度不论假定为多少,初始状态为液态,随着辐射温度下降,先从球面开始凝固。表面渐渐生成固态地壳。地壳形成以及表面温度进一步下降使地球热量散失的速度降低。地球内部的演变类似铸造材料的冷却过程,随着温度下降,其中熔点较高的物质先析出成为散布质点,温度再降,围绕质点逐渐生成树枝状结晶直至全部成为固态。

   但地球内部“材料”品种很多熔点相差很大,当某部分开始凝固后,其余部分仍将长期——以亿年为单位——保持液态。地壳目前的平均厚度为60千米,沿径向温度梯度的情况说明,地心当前仍以传导的方式向外输出热量。结果是,靠近地壳的岩浆温度降低,密度变大,引起对流。热量输出促使固态物质增加,新生固态物质如果比重较小则浮贴于地壳使壳厚增加,比重较大则沉入地心。因此,地壳逐渐增厚的同时在心部也出现一个逐渐增大的固态地核。

   岩浆热量输出、温度下降的后果是什么?答按也许令人十分意外:成为地震的根源!设地球在750摄氏度时表面凝结了一层“外壳”,如果温度下降100度,直径将要缩小4800米,由于温度越高,散热越快;液体的膨胀系数较固体大,所以原先那层“外壳”如果刚度够大,现在已经在“空中”!

   真实过程是缓慢的,地球平均温度下降1度,经历时间以万年为单位计,所以不会形成明显的“腾在空中”,而是地壳渐渐在加厚过程中渐渐相对抬升“架空”。

因为,现在的情况是,地壳是“固态”,不能流动,当液态部分尺寸缩小时,它只能“架空”。实际材料的强度只有30公斤/平方毫米而且具有脆性,“架空”使重力失去支撑,形成“壳体”材料自己相互挤压以平衡部分重力的态势,进一步发展下去,结果只能是,壳体材料承受不了挤压发生破碎而“降落”到液态融浆之上!

所述过程因热量继续散失而反复再现,亦即:结壳——架空——崩塌——结(更厚)壳——架空——崩塌——延续未已。

  因此,地壳渐渐加厚,崩塌频频发生。地壳加厚同时,断块尺寸也随之增加。可用设想,自从地壳形成以来,上述物理过程从未间断。

显然,地壳“崩塌”就是地震,上述物理过程的发现和分析,有助于回答以下问题:

地震的能量何来?

答案是,此能量来自由于地心“冷缩”板块相对“架空”机制而产生的位能。

   假设1000平方公里、厚度为60千米的板块,其“架空”为0.5米,不难算出,位能为1.5乘10的14次方吨.米,约合3亿吨T.N.T炸药的能量。以上分析除找到了地震能源外,还沟通了地震与地面“下陷”之间的因果关系。

现在,如果以“地球冷缩”来回答“板块为什么挤压?”自然显得合理。板块挤压

除“崩塌”产生地震外,还会引起“变形”,使地面“弯曲”。其中,向上弯曲变形,被称为“造山运动”,向下变形,可不可以称为“造海运动”呢?

板块漂浮在融浆之上,似船漂浮于水面。但是,板块也同时强烈挤压,不能任意“流动”。所以,挤压、“错位”虽在所难免,若说“非洲板块是从亚洲漂过来的”则只注意到了它“漂浮”的一面,忽视了它受到挤压“不能自由”的另一面。

  所以,这条因果关系链是:地球热量流出——体积收缩——地壳相对架空——形成压应力——造山、造海、造板块(地震)——可见,在地心凝固前,地震难以完全避免。

至此,已经为地震找出了能量来源,并附带回答了“板块为什么挤压?”。与此相关,有两点值得深思:一是,在温带地区发现了古冰川遗迹,这到底说明古代地球大气曾经十分寒冷呢,还是说明该处曾处于“雪线以上高海拔地带”是“沧桑之变”使其达到现在位置的呢?二是,若不是地壳的“沧桑”,地球浑圆,一切都在水中!何来陆地和陆生生物?

  “沧桑”使“潮退水平”,逐渐搁浅的水生生物为了适应环境,于是进化为陆地生物,如果不是环境所迫,生物恐不能主动进化。经过若干万年的演变,恐龙居住的沼泽地渐渐抬升,牠们有可能逐渐演变成为形体较小的脊椎动物。今天,我们已认可了“从猿到人”的演变理论。同样可以考虑,是否当初并未发生恐龙灭绝事件,只是由于环境改变,生存条件慢慢恶化,经过若干万年,牠们进行了“从龙到猿”、“从龙到…”的演变而面目全非,以至今天人们虽口头上说自己是“龙的传人”而思想上却并不认为有此可能了呢?…

地球的沧桑变化缓慢而影响深远,地震则是突发事件,二者均起源于地心冷缩。

(本文系《地磁 台风 地震发生机理》第三部分略加修改,原文发表处见上文《D07台风发生机理》后注)

 

 

 

D10                  地球磁极会发生翻转吗? 

 

    有理论认为,地球的磁极曾经翻转过;也有理论认为,经过若干年还会翻转一次。不少文章提到地磁两极位移问题。地磁磁极有微量的变化是确实的,但这些文章的共同之处是,在没有弄清地磁生成机理的情况下,缺少分寸地设想地磁磁极的“动态”、“动向”。

     有关地磁的讨论,首先需要顺利解释“地磁来源”,就此有了可以依据的理论,方能使文章具有可置信度。

    与地磁产生机理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

(1)除了地球之外,太阳系的其它行星也有磁场吗?

(2)宇宙间的星体普遍存在磁场与磁极吗?

(3)空间也存在磁场吗?

     回答以上问题需要发现机理,以“理”为核心形成基础理论。《L15a地磁和星球磁场发生机理》提出了任何星体存在磁场的三项因素:1.空间电场 2.星球自旋 3.星球内部材料的导磁性。磁场发生的机理乃是“电磁原理”,因此,地磁是导电的地球相对于空间电场回旋的结果,地球是一个球形的“电磁铁”。是什么决定了这个磁铁的磁极位置?

 (一)总体上,地磁磁极重合于“转轴”;(二)地球内部材料导磁性的均匀程度微量地影响磁极具体位置。

可以理解:“转轴”会发生微量“章动”,(二)将会不断出现改变,于是,地磁磁极位置必然会不断的“微量改变”。

  地磁磁极会彻底翻转吗?这决定于地球的旋转方向会不会彻底翻转。

  当前,旋转中的地球具有它的转动惯量,如果有比这大得多的动能输入到地球上 而且方向恰好同现在的方向相反,在此情况下,地球便改变转向,那时,磁极与现在方向相反了!

可见,要“地球改变转向”先要存在“那么巨大的”、方向恰好相反的转动惯量!从何而来?

    地球磁极曾经“相反”过吗?根据以上分析,这种猜测乃是建立在极小、极小概率的基础之上,未免玄乎。

 

 

 

 

D11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自然规律吗? 

 

  在电磁学领域,“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几乎无人置疑,对此,人们不但“耳熟”,而且“能详”。但如果是规律,当然应当“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能有所例外。可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显然只是对于某些现象的描述,是“然”而不是“所以然”,需要机理的支持。

  何以见得?例如,质子带正电荷,两枚质子之间——同性——非但不相斥,而且还“相吸”得相当牢,以至原子核难以解体,为什么?

  起决定作用的是机理,什么是正电荷?什么是负电荷?“同性”和“异性”的实质是什么?

  正常原子外层有一定数量——由力平衡决定——的电子回旋,原子的外空间被电子充分覆盖,原子核的剩余引力线同这些电子相互作用,形成引力,这使外层电子不能离去,电子分布均匀且数量足够,因而原子呈“电磁中性”。如果电子数量多于或少于“一定数量”呢?

  偏多,此原子对外斥力线“富裕”,不再“中性”,而是“带负电”;偏少,外层不能得到良好密封,核内引力线于是外泄,也不再“中性”,这种情况被定义为“带正电”。可见,“带正电”和“带负电”并不“对称”,而且起作用的是两种不同的力线,也不是用“同性”或“异性”能说得明白的。

  因此,同性,如果同是“带负电荷”,事实是双方都富余电子,斥力线相互作用形成斥力,表现为“相斥”;如果同是“带正电荷”,引力线相互作用,形成引力,它们就要“同性相吸”!

  再看“异性”,电子对于质子就是“异性”,这里是引力线与斥力线相互作用,形成的显然也是引力,因此,用“异性相吸”描述似乎不成问题,但是,如果不从机理上弄清,便容易将人性化的术语误作为物理规律而应用,陷于误区而不觉。

  电、磁并非真的具有性别,“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也只是在没有充分了解带电荷物体的所有行为和机理情况下时一种描述,现在看,如上所述,这种引用,虽有合用之处,也有存在不恰当之处,它当然不是自然规律。

 

 

 

 

 

D12                            行星形成机理 

 

  关于行星同恒星的关系,当今并无具有说服力的理论,至于为什么它们形成了“小绕大回旋”,只能加以猜想,已有设想有二:一是卫星或行星来自远方,恰好飞到了特殊轨道上,使引力与离心力相等,不能离去;其二是“大者”受到外来冲击,分离出一小部分,成为围绕母体回旋的行星。这两种设想共同之处是缺少机理、难圆其说。卫星或行星在空间为数不少,它们的轨道都近似于圆,这并非偶然。如果来自远方,按照概率,大多数应当是双曲线轨道,应当有多得多的“外来行星”不断按双曲线轨道进出太阳系而不是像现在那样只有微乎其微的彗星难得光临;另一方面,从母体上受到冲击飞出的“一部分”只能按抛物线运动,不能形成圆形或近似圆的椭圆轨道。

  因此,行星与卫星的形成应当另有蹊径与机理。

  “超新星爆发”先是成为一个光团,以后,在其中出现了一批比光团明亮的亮点,以后,随着时间延续,温度逐渐下降,不再出现在望远镜中。对于“明亮的亮点”如何解读?它们具有较高温度——达到数千度,较高速度——为宇宙速度量级,因为是膨胀的产物,当然不能静止在空间。

  “超新星爆发”使一部分质量彻底分解为基本粒子飞向太空,另一部分质量被加热膨胀,先是成为高温气团,“亮点”说明部分气团凝聚为高温“液团”,也说明引力依然主宰演变。

  “亮点”冷却之后当然成为“速成”行星,空间许多行星、陨石都是“岩石”状态,这说明它们曾经“高温过”。

  上述“一批亮点”表面降温后成为“一批行星”,除了保留原来“爆发前”在空间的“宇宙速度”外,还有“爆发”带来的“径向膨胀”, 但是引力还在,“径向膨胀”会逐渐降低速度直至转变为“径向收缩”。

  现在的问题是,“收缩”会不会使它们会聚到一起,成为“一个团团”?

  “收缩”表现为“远方的”向“质量中心”会聚,“一批行星”的质量中心一般比较接近其中的“大个头”,就是说,外围的行星冲着“大个头”行星附近的空间某一个点——质量中心——而不是直接冲着“大个头”行星飞来,因此,行星相对于它有一个“最近点”,达到此点时如果离心力大于万有引力,行星将在椭圆轨道上继续旋转;但是,由于引力的继续作用,行星将向质量中心靠近,因此,最后总会出现在某一距离上“离心力”等于“牛顿引力”,此时,行星开始环绕“大个头”回旋,即,小行星成为大行星的卫星。

  “大个头”行星发出的引力线较多,吸引空间物质向它“陨落”的能力当然较强,它“发家”得快,会首先成长为恒星。到那时,行星就是“恒星的行星”了。

 

 

 

 

 

D13                    关于军舰隐形实验 

 

  以往有文章提到爱因斯坦曾经做过一个“军舰隐形实验”,据说在实验中曾经使军舰一度隐形,以后爱因斯坦销毁了资料等等。

  从应用角度看,“隐形”显然是一个很实用的课题,至今没有停止研究。今天,已经取得的成果是:

  (1)在雷达波领域能够接近“隐形”,主要措施有二,一是,在目标物体外面涂以吸收电波的涂层,减少电波的反射;二是将目标物体的外形尽量做成许多平面,在运动中,不大可能有任何一个平面能够长时间的恰好对准某个雷达接收天线反射电波。

  因此,雷达不容易探测到这样的目标,从而达到“隐形”。

  (2)在光波领域对于静止的小物体可以近乎隐形,方法是,在外面穿“隐身衣”,此“隐身衣”相当于荧光屏,它显示出“此地无物”的“假像”。如果是动态物体,产生“假像”需要从四面八方对它“摄像”,否则,它外表面的图像就不能“以假乱真”。

  可以看出,即使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隐形”并不容易而且也不完美,在大半个世纪之前,能够做到让一艘军舰在电波或可见光下面“隐形”吗?

  那么,如何看待当年的那一次实验呢?以下乃是推测,合理与否,识者鉴之。

  1 实验显然是为了达到使一艘军舰隐形的目的,如果成功,意义不小,不成功,也没有很大费用。

  2 方法与原理:在军舰上安装一台功率强大的无线电发射器,当它发出最大功率时,从外部观察军舰的景象是否改变。原理来自《相对论》的“引力弯曲”, 《相对论》认为远星的光线经过恒星附近时发生的弯曲是“引力弯曲”,光波既然是“电磁波”,其传播当然更加容易受到电磁波的影响。

  3 实验结果的推测:那次实验肯定没有产生隐形结果,因为,功率再大的电波,不能影响光波传播,它们之间波长相差太大,不会“相干”;不涉及“光媒质”,不会引起折射。因此,实验不会达到“隐形”目的,即使在今天,用更强大功率的射频,也不能发生这类“隐形”。

 

 

 

 

 

D14                    “测不准”的背景  

 

 

  “测不准”是现代物理学认识微观世界取得的可喜的重要进展之一,如果当时继续深追“为什么”,有可能在几十年前看清原子、质子、中子的真像,不至于今天依然不能正确回答“原子能自何而来、质子的结构如何、为什么会发生测不准”?甚至认为“质量可以转变”等等。

  因为,“测不准”是一种现象,在它的后面应当有一定的原因。当初,推导测不准关系时搁置了经典力学“每一个粒子在任何时刻在空间占有绝对一定的位置”而采用了波包的关系式,从方程中得出了粒子的位置同坐标的关系由概率联系,于是有了“测不准”。可以说,这里是“由方程出解释”而不是由机理出解释、出方程。

  “测不准”的机理何在?在于质子、原子的结构。粒子理论一直认为原子外层围绕着回旋的电子,既然回旋,当然“测不准”。但是原子内部呢?现行理论并未明确,只认为氢原子核是一枚质子,“一枚”质子,它静止还是运动?

  陈理士物理觉察到了“质子”并非“一枚”,它乃是由基本粒子——引力子聚合而成的“微涡旋星系”,引力子数量约万亿枚之多,回旋速度达到光速量级!它们的动能即为原子能。于是,在原子内部,没有任何一枚静止的“粒子”,这乃是“测不准”的物理背景。

 

 

D15                   四个力为什么难以“统一”?  

 

关键词  四种力  四种力的统一

 

  爱因斯坦曾经许多年努力意图“统一”万有引力与电磁力,最终未能如愿。是否其他人也曾经或正在为此孜孜不倦意图“统一”这“两个力”甚至“四个力”呢?恐怕不但有,而且还不少!但他们注定将“不为人知”,为什么?因为他们最终不可能如愿,一般说,不能如愿之事被认为“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什么说他们不能如愿以偿呢?理由是,关于力,现在存在一些问题,如:

1 迄今在物理理论中对于力的认识未能从两物质相互作用生成力向前再进一步,基础理论未能解释“两物质相互作用为什么生成力”?

2 电力与磁力表现似乎“不同”,这“两种力”同 “其它”力有没有共性?“不同”的物理意义何在?

3 “强作用力”与“弱作用力”有无内在联系?

4 现在定义了“四种力”,其中电磁力包括“引、斥”两种不同的力(应当说引力、斥力是两种真正不同性质的力),其它“三种力”,只有引力而无斥力,只是力的大小相差很大,大小之差乃是“量差”,以“量差”作为作为划分“种类” 的依据,“不相同的力”自然要人为地“多”,人为地不能统一。

5 工程中有“扭力”、“摩擦力”、“离心力”、“压缩力”、“爆炸力”、“剪切力”等许多“不同”的力,难以划归“四种力”之中,但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中应当包含它们。

   不难看出,只有先明确回答了这些问题、发现其中的机理之后,才能系统地妥善处理力的基础理论。

现在看,“四个力”本身乃是不正确的命题,没有将二种不同力——引力、斥力——承认为两种而将引力误分为“四种力”或“四个力”、“存在四种力”乃是错误的起始,在此基础上设法“统一”它们全部或其中的“两个”,命题已不正确,文章怎能做好。不过,如果按照物理方法解决这一物理问题,尚有可能在解决过程中发现以往的失误。

就是说,通过寻求机理可以发现“不同的力”是否真正不同。而以数学方程代替机理用来“统一”电磁力与万有引力的工作方法是一种不正确的方法。数学是物理学的得力工具,一當机理明确之后,方程可以简化叙述,使机理精确化,但是不能取代机理。

当年爱因斯坦同数学家希尔伯特(Hilbert)的较劲颇有教益,他倆同时将泛涵空间的矢量变换用于相对论,此类数学运算数学家显然更加得心应手,物理学要阐明的应当是“四维”函数的物理意义,使物理方程的意义简单、明确,易于理解。

如果方程不同物理意义挂钩,自然难以理解,这时,方程不但不能使物理意义简明,反而让文章“深奥”,难以读懂,有点类似有些学者隔行引用术语。     

这其实也是有人感到“相对论难以理解”的原因。

 

 

 

 

 

 

 

 

 

D16                    力的聚合效应和H法

 

 提  要 “聚合效应”的觉察使“四个力”的“统一”易如反掌

 关键词  力的聚合效应  聚合效应 

 

  宇宙中最基本的演变是什么?答:是物质的“聚、散”演变。理由是,“质量可变”已经被证明属于误会,基本粒子的“不变”“不灭”和“能量守恒”是基本自然规律。

  因此,物质的任何转变,乃是基本粒子“组织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的基本动力是引力。引力子发出引力线a,斥力子发出斥力线b,力线在空间相遇发生作用产生力,力线相遇有三种情况:(1)a、a 相遇 (2)b、b相遇 (3)a、b相遇。

  根据原子的表现,可以相信,(1)产生引力(F1),这是使物质聚合的基本动力;(2).产生斥力(F2),此力使原子间保持一定距离,物质因此得以“赋形”、具有“抗压强度”;(3)产生引力(F3),此力较F1小,即F3<F1, 此力使电子绕原子核回旋而不离去。

物质聚合从两枚引力子在空间相遇开始,引力子来自恒星核反应,因此它们具有极高——光速量级——速度,引力子对外发出引力线,类似磁极发出力线,如果相遇时距离较大,双方引力线作用产生的引力不能将它倆“栓住”,结果是依然分手各奔前程,如果相遇时距离很小,引力使它倆不能分离,则如何?因为能量守恒,结果是,它倆既被引力拴住又高速回旋,成为“微双星”,由两个近距磁极的磁力线图可以推知,此聚合双方各出1/2 力线,其余力线依然伸向空间。参见附图:                 其余力线依然伸向空间。参见附图

                                               进一步的聚合是引力子增加,由                                              3开始,向4、5、、、n 发展,同样                                              用    

                                                磁极类比,每个引力子参与聚合的引力线为(n-1)/n, 依然伸向空间的引力线比例为1/n(理由见下“H法”)。

随着聚合成员n的增加,“微双星”逐渐成为“微涡旋星系”,直到剩余力线已不能再“栓住”从身边飞过的引力子,成员数量就稳定下来,显然,这里描述的就是“质子”的形

成过程和它的结构实质,它的“规模” 是由力平衡确定的,所以它不但稳定,而且质量均衡。

   

   附图中由虚线形成英文字母H, 两枚引力子(或S-N磁极)置于横竖线交点,由图可看出作用力线(形成封闭曲线)剩余力线(伸向空间)各占1/2,如果有3枚引力子A、B、C呈三角形分布,分别对AB、BC、CA 安置字母H三次,可以看出,作用力线总量占2/3,剩余力线总量占1/3,引力子数量由继续增加直至n, 对其进行“H”的次数也相应增加,便可看出,随着聚合粒子的增加,作用力线比例也随之增加,即占(n-1)/n,而剩余力线则大体不变,即占1/n。这里,用字母H作为辅助来分开作用力线与剩余力线的方法是“H法”。                                            

  上述作用力线随聚合而改变分配的机理不但存在与质子聚合过程中,而且存在于原子、分子、宏观物体之间,只是,比例越来越小而已。

  物质之间引力随“质量聚合”而改变的这一机理称为“力的聚合效应”或“聚合效应”。

  由于理解了“聚合效应”,可以看出,“强作用”、“弱作用”之分,其实是力线分配比例随聚合“质量多少”而自然改变,机理上的明确加上对电、磁物理真像的清晰,电磁力、万有引力也不再成为“不同类型”的力,“所有的力”,均由同样的力线作用形成,其大小在于力线数量的多少。

“聚合效应”的觉察使“四个力”的“统一”易如反掌,其探索过程也使“原子能”的实质和方程E=mc2的含义趋于明显,毋需背离质量守恒规律而相信“质量可变”。

 

 

D17                    力的真谛何在?力到底有几种? 

 

 提要  本文回答力是什么、力如何形成、力有几种、力的大小之别等问题

 关键词  力是什么  力的形成  力有几种  力的大小 

 

 

  力究竟是什么?力是怎样形成的?由于似乎难以回答这两个问题,因此现在有人对力产生了怀疑,怀疑到了否认力是客观存在,认为力乃是一种“文化”。

  迄今关于力的理论,没有能在牛顿的基础上前进一步,这是不能回答上述问题的原因。力诚然不是实体,不能看到、触摸到、无体积、无形态,但是它可以被感觉到、测量到,因此,它是一种附属于物质的非物质客观存在。

  其实,大自然在电磁领域已经显示了对“力是怎么形成”的回答,答案是:力线相互作用形成力。

  力线的发出者应当是基本粒子,它们是物质的最小单元。因为力有引力、斥力两种,基本粒子自然应当是两种,即发出引力线的引力子和发出斥力线的斥力子。

  在空间,引力线同引力线相互作用产生引力,斥力线同斥力线相互作用产生斥力是可信的,问题是,引力线同斥力线相互作用情况如何?原子结构对此作了回答:电子在原子外围不能离去说明,电子(斥力子)同原子核(质子是引力子聚合而成,向外发出引力线)之间生成引力。力线是为了妥善地描述力和力的作用而建立的物理模型,电力线、磁力线的分布图已经众所周知,现在明摆着的事实是,两物体之间生成作用力,因此,力的存在附属于物质,离开物质,就无所谓力,也可以说,力是物质的属性之一。

  问题是,力的出现,不仅仅在于“万有引力”,物理界迄今未能就力的“强弱”随物质“规模”而发生改变的客观机理何在,而是倾向于应用数学加以说明,因而作为牛顿力学的补充,有了《量子电动力学》《量子味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三门“学科”每门“学科”包含大量方程。

  其实,那些为数不菲的方程,并没有能够说明“强作用力”与“弱作用力”巨大差异的机理何在,只有明确机理,才能判断它们是否“不同的力”,而现在的做法是,回避这一点,先假设它们是“不同的力”,设不同学科分而治之,现在关于力的理论说“自然界存在四种力”,从道理上显然欠缺。

  “聚合效应”的发现,使“不同的力”消失了界限,成为“数量之差”,(参见上文《D16 聚合效应》)。

  电力、磁力同工程力为何有所不同?答案是:工程力存在与宏观物体之间,电磁力同原子状态有关,(参见《L18a 力的统一》),

  因此,任何情况下,力的大小其实就是参与相互作用的力线的多少,[b]真正不同的力乃是“引力”与“斥力”两种[/b]。

 

 

 

D18                月球上看不到满天星斗,为什么? 

 

 提 要 “月球上看不到星星”其实是月球上“大白天”看不到星星,对此不足为怪,如果导致“宇宙仅仅是图像”就“谬以千里”了

 关键词  月球上看不到星星  宇宙与银河系是画面  众星“乃是电影”   整个宇宙只有一个太阳系 

 

人类1969年登上月球,可以耳目一新的事物当然不少,但是其中有一件事令当事人百思不得其解,从而忧心忡忡,这便是:月球的上看不到星星。对此,美国军方立即列入最高机密;另一件相关的事是:宇宙飞船从120亿公里外“回头向内”看不到太阳。这使有关科学家发生了理念动摇,认为:“宇宙与银河系的画面,是相对地球才有,地球是被精心设计的「电影院」。事实上太阳系外很有可能是一片黑暗,但目前估计是:整个宇宙只有一个太阳系,就是我们的太阳系,也是唯一的宇宙重力场,而要脱离就要通过「空间传送系统」跳到另一个宇宙的重力场核心地带”、“理论物理学家所描述的宇宙与银河系,几乎可断言不存在,他们全是依照「电影」去幻想而已......而真正的银河系或宇宙,是完全看不到的等等......”,

对此,本文的观点是,上述“认为”很不正确,人类在物理学领域积累了那么多知识,似乎不该出现上述这么大的误判和迷茫。现辩白如下:

从月亮上看不到星星和望远镜从120亿公里外望不到太阳应当不是一回事,更不能进一步推断“宇宙与银河系的画面,是相对地球才有”。

  在月亮上看得到图像是,一轮非常耀眼——比地球上还要亮——的“白日”镶嵌在黑色的背景中,除此之外乃是一片黑暗,而在此“黑空”中却看不到星星,这同地球上的夜空景象成明显对比,既然月亮上看不到星星,于是怀疑地球上夜空看到的星星是否真的存在,可以说“事出有因”,却未必符合实际。

基于长期研究获得的知识虽然有改进余地,但是,却不能轻易放弃。从某个星体的光谱中,人们可以断定它的化学成分,需要相信,客观存在恒星,方能发出这样的光谱,这绝不可能仅仅是“电影图像”,再“亮” 的“电影图像”也只能显示“屏幕材料”的光谱,在此情况下,如果“众星”仅仅是图像,不可能有不同光谱。

  所以,不能因为从月球上看不到星星而怀疑地球上看到的不是真的,问题仅仅是:在月球上为什么看不到它们?其实,这里有一些值得参考的事实被忽略了:

  [b]1[/b] 人们并没有经历过“月球之夜”,不能说月球的夜空中没有星星。可以推断,从月球的真正夜空——月球背面看天空——中看到的星星,不会比地球夜空中看到的少。

  [b]2[/b] 月球上白天天空不是蔚蓝而是漆黑,此白日高悬下的漆黑天空同夜空的漆黑在“黑度”上有所不同,站在月球上,人们的眼睛不可能只看漆黑而不看太阳照射到的明亮地区,因此,有一个光度对比的问题,人类的视觉产生“错觉”是众所周知的,而明暗度相差对能见度、能分辨度的影响也客观存在,充其量,现在只能说在“月球上白天看不到星星”。.

[b]3[/b]地球的“月夜”虽然能够看到星星,但是情况也有很大差异,古诗云“月明星稀”,在月夜,随着月亮亮度的不同,可以见到的星星数量也随之不同。而在月亮非常明亮的三五之夜,夜空中的星星数量则十分稀少。相反,在上下旬的洁静夜空中,星星则非常之多,“繁星”势必同没有月亮同时出现。

月亮盈亏为什么影响星星的“多少”?这是由于夜空的微尘和大气层“散射”部分月光,即使天空无云,由于散射,看起来“黑暗”的夜空并非绝对地黑,足以屏蔽部分远星,其程度当然同月亮的亮度相关。在“月明星稀”之夜,能不能说那些被“稀”出人们视线的众星“乃是电影”?显然不能。因为,在月亮的上空同样充满宇宙尘,它们在月亮“白天”的天空散射少许太阳光不应令人意外,恰恰相反,月球上见不到星星应当看做是太空中处处布满了宇宙尘的证明。

  4 在日全食的观察中可以发现,当太阳即将全蚀时天空由明亮转变为黝暗,星星开始出现,天空漆黑时星星数量最多。

  5 在通常的夜空,正常目力可以看到一定数量的星星,如果通过望远镜,便可以看到“更多”星星,望远镜倍数越大,“更多”得也更多。

  在1、3、4、5几种情况下,人们从来没有认为那些“看不见了”的星星的“存在”成问题。

与本题相关的还有一个大气层影响,古代中国人曾经讨论过“太阳在早、午、晚”离地球孰远孰近的问题,此问题的实质是大气层的“透镜效应”。就是说,由于空气的状态不同,夜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数量可能不同。

  大气层对于观察的影响是在“量”的方面,即,产生误差,但是,却不能认为此情况可以影响目标的存在。

  以上为““月亮上看不到星星”找出了两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光的背景明暗对比对视觉的影响;二是月球天空宇宙尘的散射。其中各占多大分额现在还难以定量分清,但是,从原理上看,在本例中,“一”的影响可能要大一些。

  据以上分析,“月球上看不到星星”应当是由于对比度等原因引起的普通光学现象。有关学者当年未能作出正确判断,40年后,基于知识的积累,今天有可能得到比较合理的分析意见,毋需怀疑空间众多星体、星系的客观存在,否则,人们岂不是将自己自我封闭在太阳系内,对宇宙众星“视而不见”吗?(2010.7.17)

  当然,也有必要看到,由于大气层的影响以及空间电场不能时时、处处均匀,“天文图像”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失真,这正是继续研究的课题。不过,毋需怀疑太阳系之外的海量星系的存在   为什么?

(1) 将太空的天文图像类比为“电影”并无不可,但从机理上看,有重要不同,虚无的太空不同于“荧幕”,它不能凭空产生星体图像,需要相信,进入视野的天文图像乃是极其微弱的远星光波产生的衍射,许多星体图像即使在地球夜空中也难以显现,既然地球上有“月明星稀”现象,在月亮上“白天”看不到星星不足为奇。就是说,发出星光的应当是实体而不是“荧幕”。

(2) 从空间受到的引力波、放射线说明那里确实有“源”存在,不能因为“月球上看不到星星”而不承认太阳系以外这些实体的存在。

(3) 从宇宙飞船上回看太阳系和在月亮上“白天”看天空类似,距离不远时可以看到太阳系全体而看不到“远星”;距离远时只能看到太阳而已,此时,太阳的视角很小,仪器能否具有如此精确的定位精度?否则,可能连太阳也看不到。

(4) “超新星爆发”是今天天文观察到并已记录在案的天体演变过程,难道因为“月明星稀”、“日出星隐”现象就全盘否定它们的存在?

 

 

 

 

D19                       关于永动机的争议  

 

 提 要  现在永动机争议不能结束的原因在于最终争议焦点会聚于方程式上,从物理和机械原理角度分析,永动机不可能实现

 关键词  永动机 

  

永动机的争议似乎并未彻底结束,不能结束的原因在于最终的争议焦点会聚于方程式上, 其实,严格论证方程式的性质属于数学家的专业。

  物理争议如果归结于对某个方程式的评判, 这实际上是将争论引入了数学领域,这表明了人们对于叙理的力不从心,因为,解决物理争议的“正途”在于“理”,需要的是叙理,方程可以使“理”的描述简明、精确,是很好的“助理” (有助于理)。但是,方程不应该代替叙理,“永动机”的主要实质并不在于“能不能永动”而在于能不能生产出“不消耗能量却可以做功的机器”?这是创造“永动机”概念的引人入胜之处也是问题的核心。  

如果问题仅在于“机器能不能永动”,回答并不困难,也不需要方程式的参与,因为“能量守恒”是物质在原子结构不变情况下遵守的基本规律(即使发生核反应,此基本规律依然存在,只是人们受到“质量可变”的误导,至今尚未觉察)。200多年来,机械工业的不断发展,摩擦力逐步降低,达到一定转速的惯性轮已有可能脱离动力旋转好几天,机械研究在减小摩擦力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但现在,还不能生产绝对没有摩擦力的轴承。

只有假定轴承没有摩擦力,回转的飞轮才会“永不停止”。很明显,这样的飞轮不能对外做功,一旦做功,它的行为严格服从力学有关方程的描述,因此,既要做功又能不获取能量补充的“永动机”其机理在物理学领域并不存在,任何数学方程对此也无能为力。

    对“永动机”的结论应当来自物理学和机械原理而不是数学。

  遵照能量守恒规律,摩擦力再小的机械也不可能“永动”,至于只向外做功而不需要补充能量的机械,更是不可能存在,任何数学方程也不能超越这一机理。

因此,“如果”一部机械没有摩擦力,它的运动理论上可以一直保持下去,.但是,不能期望它不消耗能量而对外做功。

当今,“永动机理论”依然存在“争议”的原因在于离开了“争议”发生的“本行”,离开了机械与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这样的“争议”难以达到“正确”。

  不做功、仅仅“动”的“永动机”理论上可能存在,但实际上存在不了,因为摩擦力不能绝对为零。    

在此情况下,研究“永动机”还是有意义的吗?

 

 

D20                           微观物质的状态

   

 提要 “物质三态”应排除微观物质,它们不是分子,无所谓“气体、液体”状态

 关键词   物质的状态 量子态 永恒量子 

  

经典物理学定义中有:“物质三态”。物质还有其它物理状态吗?在对于基本粒子、质子、原子的形成有了进一步认识之后,对此有了新的内容。本文提出的是,比分子小的“粒子”无所谓“气体、液体”。         

  物质的最小单元是两种基本粒子,它们是粒子,无所谓“气、液、固”之分,“气、液、固”状态的出现,在于原子、分子“强度”(分子间的引力)的差异,强度大方才能够保持“队形”,成为固体,因此,评论物质的“态”只能在多分子的宏观领域,笼统地提问“物质有几态”则忽视了微观领域。

  微观领域“物质”是什么状态?

  (1)斥力子——电子——它有相对静止、运动两种状态,其中运动状态又分为震动、圆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几种方式。

电子的“静止”状态是空间电场,众多电子相互“排斥”形成这个场,但空间电场并非绝对静止,从恒星辐射出的高速电子和电波不断使这个场中的电子发生骚动。

 

  (2)引力子:它似乎只有一种状态:“量子态”,以它在质子内部回旋运动为例,其动能就是原子能,一般用E=mc2 (平方)估计,有资料说此方程已得到“精确验证”,如果精度能达到四位有效数字,引力子的速度便是1,414c (c为光速),因此,一般地可以认为,引力子的速度是光速量级。

引力子速度不易改变的原因是它发出引力线,不能形成斥力,因此它在运动中不会受到“推斥”,高速在空间或质子、中子内“飞行”,其动能 (即原子能)“守恒”,成为“永恒的量子”。

(3)形形色色的“其它”粒子:现已命名的各种“粒子”超过一千种,由于认识的不到位,它们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据理分析,它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粒子”是以“微涡旋星系”方式存在的引力子的回旋群体,它们其实并非“一粒”,由于现有仪器不能辨认它们不是“一粒”而以“一粒”视之,其结果是使问题复杂化,出现了那么多“种”不同的“粒子”,它们的“不同”是“电子伏”不同,其实乃是“微涡旋星系”成员数量不同,在“微涡旋星系”达到质子规模以前,如果仪器非常准确,能够分辨出“一子之差”,理论上,这样的“不同粒子”可以有“万亿”种。现在的“形形色色”“不同粒子”是将简单事物         复杂化了。粒子理论对此应当是相信基础规律、发现机理、得出正确判断,而不是相信“质量可变”“粒子可变、可碎”。

  另一类“粒子”是“宇宙射线粒子”,现有理论也认为它们有600种以上“不同粒子”,它们其实是直线运动引力子的不同数量“组合”,既然运动速度相等、发出引力线,“合伙”当然难免,成员数量不同其电子伏自然不同,面对不同电子伏,判断这是成员不同呢还是“粒子种类”不同?

  以上认识是对物质在空间演变分析的一部分,有关整体上的认识,参见《L04物质演变》 一文。

 

 

 

 

 

D20                        微观物质的状态  

 提要  “物质三态”应排除微观物质,它们不是分子,无所谓“气体、液体”状态

 关键词   物质的状态 量子态 永恒量子 

  

  经典物理学定义中有:“物质三态”。物质还有其它物理状态吗?在对于基本粒子、质子、原子的形成有了进一步认识之后,对此有了新的内容。本文提出的是,比分子小的“粒子”无所谓“气体、液体”。        方才

  物质的最小单元是两种基本粒子,它们是粒子,无所谓“气、液、固”之分,“气、液、固”状态的出现,在于原子、分子“强度”(分子间的引力)的差异,强度大方才能够保持“队形”,成为固体,因此,评论物质的“态”只能在多分子的宏观领域,笼统地提问“物质有几态”则忽视了微观领域。

  微观领域“物质”是什么状态?

  (1)斥力子——电子——它有相对静止、运动两种状态,其中运动状态又分为震动、圆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几种方式。

电子的“静止”状态是空间电场,众多电子相互“排斥”形成这个场,但空间电场并非绝对静止,从恒星辐射出的高速电子和电波不断使这个场中的电子发生骚动。

 

  (2)引力子:它似乎只有一种状态:“量子态”,以它在质子内部回旋运动为例,其动能就是原子能,一般用E=mc2 (平方)估计,有资料说此方程已得到“精确验证”,如果精度能达到四位有效数字,引力子的速度便是1,414c (c为光速),因此,一般地可以认为,引力子的速度是光速量级。

引力子速度不易改变的原因是它发出引力线,不能形成斥力,因此它在运动中不会受到“推斥”,高速在空间或质子、中子内“飞行”,其动能 (即原子能)“守恒”,成为“永恒的量子”。

(3)形形色色的“其它”粒子:现已命名的各种“粒子”超过一千种,由于认识的不到位,它们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据理分析,它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粒子”是以“微涡旋星系”方式存在的引力子的回旋群体,它们其实并非“一粒”,由于现有仪器不能辨认它们不是“一粒”而以“一粒”视之,其结果是使问题复杂化,出现了那么多“种”不同的“粒子”,它们的“不同”是“电子伏”不同,其实乃是“微涡旋星系”成员数量不同,在“微涡旋星系”达到质子规模以前,如果仪器非常准确,能够分辨出“一子之差”,理论上,这样的“不同粒子”可以有“万亿”种。现在的“形形色色”“不同粒子”是将简单事物         复杂化了。粒子理论对此应当是相信基础规律、发现机理、得出正确判断,而不是相信“质量可变”“粒子可变、可碎”。

  另一类“粒子”是“宇宙射线粒子”,现有理论也认为它们有600种以上“不同粒子”,它们其实是直线运动引力子的不同数量“组合”,既然运动速度相等、发出引力线,“合伙”当然难免,成员数量不同其电子伏自然不同,面对不同电子伏,判断这是成员不同呢还是“粒子种类”不同?

  以上认识是对物质在空间演变分析的一部分,有关整体上的认识,参见《L04物质演变》。

 

 

D21                   物理学面临第二次重大失误? 

陈理士 

 

 提要  一百多年前的“质量可变理论”使得两项物理学的基础规律——物质不灭、能量不灭——受到弃置;今天,“宇宙仅有一个太阳系”等“理论”又使物理学面临第二次重大失误

 关键词  质量可变  物理学第一次重大失误  太阳系外壳  物理学第二次重大失误 

 

 

  一百多年前的“质量可变理论”使得两项物理学的基础规律——物质不灭、能量不灭——受到弃置,结果使许多“理论”离开机理成为“无理理论”, 这是物理学基础理论的第一次重大失误;虽然不断有人提出质疑,但是没有从机理角度提出是、非的理由,因此,违反自然规律的“理论”反而横行无阻,有“理论”说:“宇宙大爆炸”前,现行宇宙的全部物质都“压缩在一个理论的点里”,试问,根据什么说物质具有如此天方夜谭式的“可压缩性”呢?机理何在?“无理之论”、“缺理之论”能够成为正式物理理论吗?不受限制的“变”使得“物质是什么”成为“物理重大难题”,这说明什么?

现代物理学的重大成就是客观存在的。存在问题也需要改进。

  现代物理基础理论的其它失误主要得到了“物质可变”、“质量能量互变”的支撑。本文之所以提出,是因为上述重大失误尚未得到清理、改进,现在,第二次重大失误又开始出现。这便是最近出现的“宇宙仅有一个太阳系”、“围绕太阳120亿公里处有一个高密度的壳,众星仅仅是眏在这个壳上的图像而非真实”等“理论”。

  第一次重大失误使物理学失去了判断正、误的主要标准,那些“聊斋”式的“理论”才能至今通行无阻;这一次的错误理论如果又占上风,自然科学对于宇宙的认识便要倒退,要抛弃上千年来的研究成果,进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自我封闭状态,这是一种极其主观的回避现实状态,对此据理提出否定性意见十分必要。

  论文《L42太阳系有个“外壳”?》进行了据理力争,否定这个“外壳”存在的可能,这里不再重复,这里要反思的是,物理理论为什么出现如此重大的失误而未能令人不安?

有两点可能,一是面对当时的疑难现象,茫然无主,错误理论尽管于理有缺,但是,有它能够回答难题总比没有好(?);二是对待规律的严肃性不够。

  这理提出:同数学界相比,以上做法大为逊色。当初,“质量可变”虽然暂时解释了几道难题,但是缺乏据理;今天,尊重“质量不可变”不但同样可以解释这些难题,而且“据理”。

  蒙受损失的是:现在的物理学子,谁还坚持认为“物质不灭、能量不灭”是两项基础自然规律任何理论不能与之背离?

  数学中至今存在不少难题,有的还很有名!像数学界那样保留难题、条件不成熟不勉强回答的认真方法对于任何学科都是需要的。

  数学上解决难题依靠严格的推导,物理上解决难题依靠发现机理,二者不能混同,方程不能代替机理,方程即使通过了数值验证也不能代替机理,方程应当来自机理。

“太阳系有个外壳”的理论既无机理又无视“射电星体”、“恒星光谱”、“彗星出入太阳系”、“空间引力波”等许多自然现象。

  至于“夜空星星图像是映在’壳’上的电影图像”的理论更加经不起推敲:设想,在120亿公里外有一个星星的“电影图像”被我们看到,推想一下它的大小和温度如何?粗估结果是,它必须有太阳那么大,表面温度至少6000度C, 就是说,只有真太阳、真恒星才能在夜空中产生星星图像,其它任何“图像”远远做不到,只有真的高温天体,才能发出光谱,“图像”肯定不能。

  为什么动不动就出现此类片面、主观的“理论”呢?不能像数学界那样严格把关是肯定的,这不是一个水准问题,而是一个是否尊重规律、重视机理的方法问题、是否系统性地进行分析的方法问题、不成熟的设想不能充当理论的问题。

    为了防止这一次再形成理论上的错误,像论文《L42太阳系有个“外壳”?》那样阐明正确的分析意见十分必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摆正自然规律的正确位置,理解到与之相乖必然失误的法则。

 

 

 D22                     比质子大的“粒子” 

 提要 质子并不是“一粒”,“比质子大6倍”不能说明粒子可以是那么大的“巨型粒子” 

 关键词 巨型粒子 

  据报道,日前费米粒子加速器确认观察到一类全新的粒子:Xi-sub-b重子,其质量是质子的6倍。这一测量数据本身毋庸置疑,亦即,在试验记录中显示有粒子的“能量”是质子的6倍。

  问题在于:(1)质子本身是不是“一枚”粒子?(2)这枚“能量是质子的6倍”的粒子是不是真正“一枚”?

现代物理学认为质子是“一枚粒子”,不过,质子可以在冲击下形成许多其它“粒子”,不少这样的“粒子”“寿命很短”,此现象使理论很尴尬,只好承认“质子”可以“转变”,而且“夸克”也可以转变。但是,那些“可以转变”的“粒子”、具有“寿命”的“粒子”是否否定了“基本粒子客观存在”“基本粒子不会变”。于是,“理论”只能就事论事,而难以斩钉截铁。

  《L01粒子今论》《L04物质演变》二文论证,引力子、斥力子这两种基本粒子不能变、不能灭,它们乃是宇宙间仅有的两种真正为“一枚”的名副其实的“单身粒子”。至今已经命名的成千上万种“粒子”都不是“一枚”而是基本粒子的“微涡旋星系”,此“星系”被引力所系,对外表现为一个“小团体”,其尺度<<10-8(负8次方)厘米,现有仪器不能分辨,认为 它们是“一粒”。

  在什么情况下这样的“粒子”可以“比质子大”呢?答案是:在加速器中。为什么?因为在空间自然聚合形成的质子具有一定速度,因此,它们在原子里面并非静止而是进行回旋,其线速度等于原先在空间的速度。

  在加速器中受到力的驱动,主要运动表现在纵向,由于质子发出引力线——即所谓“带正电荷”——有几个质子一起“携手前进”是可能的,这时,人们发现其质量 > 质子,而且依然认为它们乃是“一枚”,这是发现“质量比质子大6倍”的物理实质。从基础理论角度,需要有清晰的认识。

 

 

 D23                          斥力子与电子 

 

 提要  从定性的角度看,斥力子就是电子,从定量的角度看,氢原子外围的那“一枚电子”其实是一亿枚斥力子

 关键词  斥力子  电子 ]

 

  现代物理学认为“基本粒子”有12种与62种,各说其是。共同的是,其中带“负电荷”的基本粒子只有电子一种,质量为9.1066×10-28 克,此理论提出了基本粒子合成质子的“配方”,按照配方得到的质子其质量“应该”有36种不同数值;但是,测量得到的质子质量为1.67248×10-24 克,6位有效数显示实际上质子质量非常划一,因此,现代物理学关于质子的理论于理难圆,也说明基本粒子的种类不大于3种。

  《L01 粒子今论》认为力只有引力、斥力两种,基本粒子也只需要2种就可以聚合形成迄今已发现的所有各种“粒子”、原子、分子。既然如此,斥力子似乎就是电子,然否?答案是:定性地说,是也! 定量地说,非也!

    原因在于,物理基础理论受到了未完善的化学基础理论的牵连。牵连在哪里?在于“氢原子外围有一枚电子”,化学家的这一认识在化学领域并不形成多大问题,因为氢原子外围电子数量最少。即使如此,以后也还是出现了“分数电荷”的困惑。但此认识挪用到物理领域问题就来了,试想一下,氢原子外层果真只有一枚电子,如何形成原子的外围空间?质子向四面八方发出的引力线如何能够封闭?氢原子如何能够显示“电磁中性”?原子之间的距离如何保持?布朗运动还能进行吗?所以,氢原子外围不是“一枚电子”而是“一份斥力子”!这“一份”是多少?根据氢原子和质子的质量差可知,这“一份”约为1亿枚。

  除了这“一粒”与“一份”的数量差以外,斥力子同电子在性质上看不出有何不同。因此,从定性的角度看,斥力子就是电子,从定量的角度看,氢原子外围的那“一枚电子”其实是一亿枚斥力子(或电子),于是,“分数电荷”的出现当然就不是一个问题。

 

 

D24                托克马克怎样才能实现核反应 

 

  托克马克发明的目的是利用它产生“核聚变”,几十年过去,此目的依然没有达到,于是,有必要从机理上分析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实现核反应。

  核聚变”理论认为用电磁力将原子核“压聚”可以引起核反应,而且放出的能量比“核裂变”大,为什么大?

  “电磁力”实现离子束缚的机理何在?

  在电磁场的中心,可能存在引力线与斥力线两种力线。

  引力线来自磁力线圈中心,直流电流绕导体回旋影响材料外层电子部分地趋于有序,早先原子核内被电子层良好密封的引力线现在从密封削弱方向泄出,于是成为形成磁引力的“源”,此引力线同质子的引力线相互作用形成引力,因此,在该区域内的质子、离子被牢牢“系”住。这一机制同恒星心部原子受压不同,被“系”在这里的粒子相互间不存在压力。

  斥力线来自电流(电子)发出的斥力线,应当看到,斥力线同引力线相互作用也形成引力,所以,与机械压缩不同,在托克马克中心的质子、离子不会受到“电磁压缩”,没有“压聚”理论所“要求”的那种超高压力,甚至,不会形成压力。

  那么,怎样才能使它们发生核反应呢?这里有一个基础理论问题,“核反应”究竟是什么样的反映?只有“质子是一个由引力子聚合在一起的‘微涡旋星系’”可以和谐地回答有关问题。核反应其实只有“一种”,即质子、中子解体,“微涡旋星系”的动能对外释放而“表现”出来,至于“裂变、聚变”只是两种不同促使质子、中子解体的方法,原子能是质子、中子原来存在的动能,通常原子不对外“表露”此动能,原因是引力子之间的引力超过了涡旋运动的离心力,所以,质子、中子是“稳定”的“粒子”——迄今,粒子理论似乎依然认为它们是一粒“粒子”——如果真的是一粒,就难以回答原子能从何而来?质子受到冲击为什么成为许多其它“粒子”?宇称为什么不守恒?于是,只能陷入“质量可变”、“粒子可变”等不正确理论之中。

  在什么情况下质子会解体呢?答:在受到另一枚质子或中子“冲击”便会发生解体,其机理在于“聚合效应”(参见《L05 E=mc2方程能量何来?》)。

  因为质子对外不会形成斥力,因此,“冲击”的速度不需很高。至此可见,单单依靠“电磁约束”,很难发生质子、中子解体的反应,需要受到外部质子、中子“冲入”,由于要求的速度不高,这一任务是可以由小型加速装置完成的。

 

 

D25             进一步陈述基本粒子仅有两种之理                                 

 陈理士 

 

[b]提要[/b]    进一步论证形成宇宙万物只需要两种基本粒子——引力子、斥力子

[b]关键词[/b]  引力子  斥力子  宇宙射线   引力波速度无限  微双星  微涡旋星系  

 

  “基本粒子有多少种?”同“力有多少种?”、“空间有多少维?“粒子是否无限可分?”、“质量是否可变” 等等许多问题一样,至今不能得到一致理论。但是,此类问题恰恰是物理基础理论的重要问题,不容出错,因为一旦错了,由此衍生的所有理论均难以成为正确理论, 这是陈理士物理再三论证此命题的原因。

鉴于这些问题现在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解释,将其一一辨别清楚就十分必要。当前主流理论认为基本粒子的“种类”

  已有12种和62种,但是,此种理论存在的“困难”是:12种“基本粒子”除去电子,其余分为三个小组,“每小组各出一枚组成质子”,因为11种用以组成质子的“基本粒子”的质量各不相同,上述方法组成的质子可能有6×3×2 =36 种“不同质量”数值,而按62种“基本粒子”, 其质量的“不同数值”还要大得多。

但是,实验数据表明,质子的质量只有一种,高度划一,可以提供5位有效数,不支持上述“十一种、三小组”理论。按说,如果不能消解以上“困难”,实验结果足以“一票否决”12种或62种“基本粒子”理论,由此合理的推测是,质子只能是由质量相同的基本粒子聚合而成。

  “组成质子的基本粒子仅有一种”能不能合理解释其它所有有关现象呢?陈理士物理发现的“微涡旋”聚合方式和“聚合机制”使有关问题得到解释。

亦即,现有理论没有估计到发出引力线的基本粒子只需要一种——引力子,现在定义的“带正电荷”实质是:发出引力线。引力子发出引力线且恒以“高速”运动,因为对于它不存在斥力,因此,“高速”不会改变,由此形成的动能——原子能——也不会改变。但是,运动方式有两种:

  一是直线运动,此时我们称之为“宇宙射线粒子”,引力线使它们容易“结伴同行”,由于“聚合效应”,伙伴数量的上限是质子规模。在测量宇宙射线“粒子”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一情况,认为所有“宇宙射线粒子”全是“一粒”,认为它们“动能”的不同即“粒子”种类的不同,因此,已经记录在案了“600种”以上“宇宙射线粒子”,从它们全部“带正电荷”(其实是: 发出引力线)和“可以进一步分裂”能够觉察出这里面临的乃是“一种”基本粒子而不是“600种以上”,如果那样判断“宇宙射线粒子”,将测量仪器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会“发现”宇宙射线粒子在“6000种以上”!

  空间两枚方向相反的引力子如果距离够近,双方的引力线相互作用形成的引力可能将他俩“栓住”,形成一个相互高速回旋的“微双星”,于是,出现了引力子的第二种运动方式:“回旋运动”,形成“微双星”,由于能量不灭,引力子的切向速度不会改变,亦即,动能不变。

  “微双星”发出的引力线依然很多,逐步“吸收成员”成为“微涡旋星系”只是时间问题,“聚合效应”使“微涡旋星系”规模止于质子,如此形成的质子,其特点自然是:

  

1) 发出少量引力线——带正电荷

2) 具有内部动能1/2mv2(平方)——原子能

3) 质子自身稳定(内部引力线相互作用),不经受强烈冲击,不会解体

4) 在强烈撞击下可以“裂变”为“许多种类”的“粒子”

5)  “许多种类”的“粒子”全部“带正电荷”

6) 这些“粒子”的质量越小所带“带正电荷”越多

7) 所有这样的“粒子”全都可以“变”

8) 质子质量划一(基于聚合效应),不会有很大差异

  从这些“特点”中有可能领悟到,质子乃是引力子聚合而成,不需要其他种类粒子的参与。2)中的1/2mv2(平方)说明了原子能的来源,将来,v的数值精确测量出来后,可以验证方程E=mc2 (平方)是否准确。

  不论是“12种”还是“62”种“基本粒子”,除了电子 (它天然地发出斥力线,人们称之为“带负电荷”),此外,其他“基本粒子”(那些已有记录在案的)其实都是引力子的“微涡旋星系”。就是,此前将许多成员数不同的“微涡旋星系”判断为“不同种类”的“粒子”,从而使粒子“品种”大大增加.为了弥合理论的失误,又增加了一些不真实的“粒子”,其中有的还很有名气,如:正电子、光子、胶子、玻色子等等,今人几乎不怀疑这些不真实粒子的真实性了,理论的一误再误,到了弄假成真的地步。

  第二种基本粒子是电子——斥力子,对它似乎认识上相当一致,这里要说,“氢原子外围有一枚电子”的认识需要修正,为什么?如果只有一枚电子在质子外围空间回旋,还能形成“原子”吗?此时,空间“高度开放”,引力线向外发出(呈现带正电荷),两枚这样的“原子”将紧紧吸合,成为“氢键”,还能保持电磁中性和进行布朗运动吗?

因此,“氢原子外围有一枚电子”这样的认识只在化学领域适用,“分数电荷”的发现就暗示电子质量比迄今认为的10-28(-28次方)克(氢原子质量减去质子质量)小。从宇宙射线中估计出的引力子质量是10-36(-36次方)克,作为两种基本粒子,引力子与斥力子(电子)都没有发现一方成群的围绕单独的对方回旋,因此推想,两种基本粒子质量相近,即电子的质量也是10-36(-36次方)克,就是说,氢原子外围是“一份”电子而不是一枚电子,这一份是1万亿(10的12次方)枚。当然,这里乃是据理推定,准确的数值,有待今后实验得出。

  斥力子——电子——因为它们自相排斥而同引力子形成引力,因此除了围绕质子、中子形成原子外,还形成空间电场,充斥物质宇宙空间,它的“骚动”便是电波,从“无线电波”到“光波”、“紫外波”;它的“流束”成为“x射线、紫外线”。

两种基本粒子能够形成现在已经发现的形形色色的“粒子”和宇宙万物吗?回答是:能!请详见《L04物质演变》一文。这里略述某些“粒子”不真实存在的理由:

  (1)正电子“摩擦生电”的物理过程是,两个绝缘体表面原子的电子层相互驱赶,结果局部出现电子分布暂时偏多、偏少现象,电子“偏多”,显示过多斥力线,定义为“带负电荷”;电子“偏少”; 那里原子空间密封不良,核内质子、中子的引力线从那里少量泄出,定义为“带正电荷”。在其它方面,同样是以“吸”与“斥”判断电荷的正负,但涉及的演员只是电子和质子,从来没有涉及过“正电子”,“带正电荷的粒子”其实是放出引力线的引力子或上述“微涡旋星系”。

“正电子”迄今虽然赫赫有名,其实乃是一个弄假成真的“粒子”。 误信了“存在正电子”使人们增加了对于“镜像粒子”和“对称是普遍规律”的相信程度。

    1932年C.D.安德森(Carl David Anderson, 1905-1991)发现的是“正电子”吗?其实,在磁场中,α、β两种“粒子”偏离方向就相反。宇宙射线中“600种”以上“粒子”,大多比质子(α)小,最小的是“一枚引力子”,其质量相当于斥力子(电子),它们都“带正电荷”,人们 认为这里出现的是“正电子”,其实,如上所述,宇宙射线中都是引力子。

    若说宇宙射线中有“正电子”,试问从何而来?

  (2)光子:这是“光”理论至今不够完善的产物,“二象性”理论提出“光”有“波”“粒”

两种表象,此理论如果正确,“光子”当然存在。问题是,自然界存不存在无条件地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表象”的任何物理事物。

“光”理论至今不够完善的原因在于人们将客观上并不相同的“波”“粒”两种物理事物勉强塞进“光”这一个名词里。通常,“光子”出现的场所,主要是“可见光”,这是物理学最初研究的“光”,其实是地地道道的“电场传递的波动”,而后来的“射线”其实是两种基本粒子的“射线”, “光波”当然不是“光子”,“射线”乃是两种基本粒子“流束”而与“光”无缘。因此“光子”并不存在。

  (3)胶子:质子是引力子发出的引力线相互作用形成的“微涡旋星系”,“引力线相互作用形成引力”是经典物理学的继承 (由此附带推定“引力波的速度是无限大”!理由是:两个距离遥远的物体间存在的引力,乃是双方发出的引力线相互“连接”的结果,此“连接”一旦断开,引力“立即”消失,与距离远近无关)。

质子的内部是引力子,不需要其他粒子的参与,除了引力子、斥力子这两种基本粒子,自然界也不存在其他任何基本粒子或“单身粒子”,力线相互作用形成力,毋需“传力粒子”。

  (4)已经记录在案的形形色色“粒子”:这些“粒子”的测量与记录不容置疑,存在问题的是对于测量结果的分析判断,如果认识到基本粒子只有两种,那些“质量不同”(这是划分粒子种类的主要依据)的形形色色的“粒子”其实是引力子的成员数量不同的“微涡旋星系”,它们“都带正电荷(实质是发出引力线)”“都可以变”就不成问题,但它们都不是“一粒”。

  (5)玻色子:这枚假定的“粒子”是“传力粒子”,由于“力线相互作用形成力”,因此,力,不需要其它“粒子”出面作为中介。

  (6)其它具有以下特性的“粒子”:

 ① 没有质量

 ② 质量可变

 ③ 可以裂变、蜕变 .

 ④ 不发出力线

 ①——④之所以不能真实存在,是由基本粒子性质决定的。

 

 

 D26                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前进 

 

 提要 牛顿力学是物理界当时对于力的最高认识,当发现它在微观领域“不能应用”时,后人有责任理清真像而不是先质疑它

 关键词  牛顿力学  牛顿力  四种力  

 

  关于牛顿从苹果下落而领悟到地心引力的传说向人们宣示自然现象中蕴含着宇宙的秘密。牛顿研究力的伟大成果是经典物理学的组成部分,需要十分珍惜。

  但是,也有人就像对待物质不灭、能量不灭两项基础自然规律那样不在乎,提出“力仅仅是一种文化”,并横加挑剔。其实,这些“指责”自身并无充分理由,因为,力,虽然是一个无形的物理量,却不但可以通过物理现象感觉或测量到,而且可以非常精确地测量到;此外,它虽然不是物质,却同物质密不可分,它是由基本粒子发出的力线相互作用而形成,既离不开基本粒子,又必须“相互作用”,力作用产生的后果随处可见。因此,力的客观存在不容置疑,所以力离开人的感觉照常存在,并非“仅仅是文化”。那些由于怀疑力乃是客观存在而衍伸的议论经不起推敲。

  今天发现,牛顿关于力的成果不能简单地用于微观领域,这不是怀疑牛顿力的理论是否正确的理由,也不能因此而责难牛顿力学不完备。其实,找出此中原因是现实的需要,是今人的责任。

  牛顿的引力方程“F=M1M2/S2”为什么同微观领域物质之间的力存在很大差异呢?这里需要进一步追问:“力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从力线力学的角度,上面已提到,物质(如M1与M2)并不是直接“发出力”,它们乃是发出力线,力线伸向空间,因而密度与距离有关;力线相互作用形成力,因而不但M1与M2 之间可以形成力,它们 (M1与M2) 同时也可以与其他物体之间形成力,但是,在一定情况下物体发出的力线总量不变,当“相互作用形成力”的物体数量改变时,所“形成的力”也会“调整”,这是日蚀时月球进入“日、地”之间使原先的引力发生少许改变的原因。   

  牛顿的引力方程是一个大致正确的方程,在宏观领域应用一般不成问题,在微观领域为什么“相去甚远”呢?

  微观领域应当从基本粒子开始分析,一枚“单身引力子”向空间均匀发出它的全部引力线,设其总量为1,在《L11a 力线力学概要》的2.1.1节里叙述了当引力子聚合时聚合形成的“群体”向外发出的引力线密度发生变化,这里叙述了变化的机理,此现象称为“聚合效应”,“聚合效应”使得在微观领域——以质子为上限——“群体的‘质量越大,对外发出的引力线密度越低’”。

  在此情况下,如果还要利用牛顿的引力方程是否可以呢?略加修改,也可以。原先的牛顿方程前面有一个系数,在单位选取时使其等于1,方程便成为现在的样子,如果使这个系数成为变数,从道理上亦无不可。

  文章《L18a力的“统一”》和《L11a 力线力学概要》找到了万有引力、电磁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机理和原因,可以确信,力,并不是“分为四种”,“ 四种”引力的“不同”仅仅在数量方面,构不成“种类”不同,“聚合效应”的发现,又为力线数量差异找到了机理。因此,是“四个力”的认识失误使人觉得“力难以理解”,陈理士物理从力线相互作用出发看待力的形成,找到了从基本粒子开始逐步聚合直到到宏观物体过程中“剩余力线”——由它形成作用力——数量变化的原因,因此,微观力与宏观力的巨大差异原因得到明晰,微观力与宏观力乃是“一家人”。

  牛顿为人类所作的伟大贡献使我们能够坐享其成果,理应受到后人尊敬,一旦出现似乎与之不协的新情况,需要我们责无旁贷地努力解决。这里附带想到人们对于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态度。尽管现在已经认识到太阳并不是众星的中心,但人们并不由于认识的发展而减少对哥白尼的尊敬,毕竟,“日心说”代表了当时认识的最高水平。毫无疑问,牛顿力学同样代表了当时这方面的最高水平。今后,在力的领域,再次发现不符合当前认识的新情况是完全可能的,此时,需要努力解决难疑,继续前进。

  那么,为什么“力”在微观领域显示出同宏观领域有巨大差异呢?

据以上引文,作用力的“大小”决定于“相互作用力线的多少”,对于一定物质,有两个影响因素,一是“距离”,二是“聚合效应”。

  距离影响的表达显然是牛顿方程F=M1M2/S2(平方)中的 分母S2(平方),“聚合效应”反映了力线总量包含“作用力线”与“剩余力线”两部分,物质“对外”形成作用力的只是“剩余力线”,当引力子由2枚开始聚合成为“微涡旋双星”,直至增加至万亿枚达到“质子规模”的“微涡旋星系”,“增加的”力线都是“作用力线”,剩余力线(对外)数量基本不变,这是“强作用力”与“弱作用力”有巨大“量差”的原因。至于“电磁力”产生的原因乃是原子外围电子层数量“偏多”或“偏少”引起的“斥力线增加”或“核内引力线外泄”,大小同样由“作用力线”数量决定,

  再看两枚原子间的距离,比质子内部引力子的距离大許多倍,双方能够起作用的引力线密度比质子内部引力子之间的作用力线密度当然要低大约这一比例值的平方,于是“材料强度”远低于“强作用力”,至于空间两个物体间,其距离又要大許多倍,双方间的引力线密度更加低,于是,万有引力成为最“弱”的力。从以上叙述可见,牛顿力学的方程,只能是大致正确的方程,而且只能适用于“宏观力”计算,这样的认识丝毫不减牛顿伟大成就的光辉。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向前进,使牛顿力学在宏观领域精确化,使“四种力”的屏障自然消失,力学能够从微观到宏观通行无阻。

 

  D27             “一尺之椎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对物质是否“无限可分”的议论  

 

 提要  如果把问题回归到“物理”与“数学”等具体领域,关于物质是否“无限可分”的讨论则不存在争议

 关键词   物质    物质无限可分  一尺之椎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中国古代有一句名言:“一尺之椎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往往作为“物质无限可分”的依据。

  任何量化了的物理事物(如:时间、空间、物质等)都可以从有限还是无限的角度加以分析,这里要讨论的是具有尺度的物质——例如“一尺之椎”——是否无限可分。

对此至今有“是”与“否”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是”方除了有上述名言和数值分析作为依据外,还可以引用一些政治、哲学名人的观点以增加理论的可置信度;“否”方从整体、统一的角度认为物质分到一定程度就不再可分。双方都有一定的理由而都难以说服对方。

问题何在?

  问题在于,争论双方都只在哲学、数学领域中讨论“分”,并没有觉察因领域不同而影响结论。

  对此,首先应当明确“视角”,此讨论是在什么领域之内?这里举出三种:

(1)数学领域

(2)物理领域

(3)哲学领域

  现在分别叙述:

(1a)任何物质都是一个三维实体,但是从数学角度考虑“一尺之椎”是否无限可分,可以抽象成为一根一尺长的“线段”是否无限可分,数学的极限理论显然支持“无限可分”。

  因此,“一尺之椎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在此是正确的。

(2a)从物理角度看,物质是否“可分”就是看动用一切物理手段是否能够进一步“细分”,如果已经没有方法再进一步“细分”,“分割”只能到此为止。

物质可以“细分”到什么程度?

  现在可以产生的最小物质是两种基本粒子,即引力子与斥力子,这是两种宇宙间“唯二”的真正粒子。当前已经“命名”的成千上万“种”“粒子”其实都是“复数”而不是真正的“一粒”,何以见得?因为,它们毫无例外的可以“蜕变”、“寿命有限”、“质量变能量”、“带正电荷”——实质是发出引力线——绝非偶然,人们曾经怀疑“质量似乎不是不变”,甚至认为质量按照E=mc2方程转变为能量。但是,不但至今不能发现“质量变能量”的机理,而且,仅有的几个似乎是“质量变能量”的实例也都经不住分析,全都被发现另有其理。因此,“质量变能量”已经没有任何依据。

  经典物理学留给人类的财宝:“物质不灭”不能不恢复其“自然规律”的应有位置。

两种基本粒子还可以再“细分”吗?“切割”对它们不是适用的方法,因为相对于它们没有“夹具、刀具”,这就是说,只能考虑将它们“打碎”,而且只能用“它们自己”作为工具通过碰撞来将它们“打碎”。此外,再没有比这尺度更小、强度更大的物质了!

  此法能达到将它们“打碎”的目的吗?先看斥力子(电子),对斥力子,加速它们不成问题,但是它们却难以“相撞”,当斥力子a “飞向”斥力子b 时,双方的斥力线相互作用形成斥力,抗拒它倆的“接近”,距离越近,此斥力越大,即使a由于惯性继续靠近b,斥力也会使b “退让”,以至碰撞难以发生,“切割”当然不能进行。

  再看引力子,两枚引力子发生碰撞应当不成问题,因为它们之间引力线相互作用生成引力,只会“引近”不会“退让”,问题是,引力子“碰撞”后能否“撞碎”?

这里提出一则“如果——早已”推理,凡是不受时间影响的物理“事件”,如果可能存在,它必定“早已”存在了,具体应用在这里就是:“如果引力子能够碰碎,空间早已布满引力子‘碎片’了”。理由是:引力子在空间发生碰撞虽然概率小,但却必定会发生,随着时间延续,总量不断增加,而“以往”与“未来”都是无限大,那个较小概率的“碰撞”不但会发生,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事件”的结果必定不断增加、越来越多,以至最终所有引力子全都可能“撞碎”。

  因此,物质的现状显示引力子不能“撞碎”,充其量,它们在发生碰撞后以原来速度向相反方向飞去。

  所以,从物理角度,物质最小可以“细分”到“基本粒子”而不是“无限可分”。

(3a)哲学中有关部分来自物理学、数学,而“一尺之椎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一本自数学的概念显然支持“粒子无限可分”,为了增加这种观点的“比重”,也有人利用“粒子无限可分”命名“毛粒子”。

  当概念在物理学、哲学、数学之间自由往来时,特别是当物理基础理论陷于误区的情况下,甚至能够造成哲学的困惑。例如《辩证唯物论》是哲学的精彩之一,但是,它需要“物质不灭”的支持。从1905年出现“看来质量不是不可变”的提法以后,“质量可变”越来越离谱,尽管至今无人能够提出“变”的机理,“可变”依然“深入人心”,成为一些“重大”理论的基础。

  若是基本粒子不能“变”,质量、能量不能“互变”(这是真正的客观实际),如像“基本粒子有12种(亦说62种、> 200种)”、“宇宙在140亿年前发生大爆炸”、“暗能量、暗物质”等许多理论还能理直气壮吗?“质量可变”已经使“什么是物质”成为物理学的“难题”!

  《物质可变》也使《辩证唯物论》受到了池鱼之殃。其实,《辩证唯物论》的“唯物”没有出问题,真正出问题的是“质量可变”。

  在本文中,古人的“万世不竭”观点如果不联系到具体物体,作为数学的概念,乃是正确无误的。

  但在物理领域,可分只能到基本粒子,再细,则不可分。

  可以看出,限定问题的所在领域,“一尺之椎”之类问题可以有唯一答案,不会产生两种结果,如果模糊了这一点,各执一词之争,恐无休日。

 

 

D28             “超新星”能证明“宇宙在加速膨胀”吗?

 

提要  远星“红移”或“蓝移”乃是空间光学现象,不能代表远星高速“飞去”或“飞来

 关键词  红移 宇宙加速膨胀 

 

  怎样才能证明“宇宙在加速膨胀”?首先,需要确实的证明“宇宙在膨胀”;其次,确实的证明所有膨胀中的星体具有加速度。

   很明显,这里涉及的是正确的物理基础理论,若基础理论不正确,得到的结论将会面目全非。例如,正确的基础理论完全可以解释“许多带正电的基本粒子”在质子里以“强作用力难以分开”而不是“同性相斥”;不完善的基础理论则需要“传力粒子、胶子之类‘无质量粒子’”出场帮忙。任何“无质量的”物质能够存在吗?无质量=真空,这同样是一则物理学的规律。不论何种“粒子”都必须有质量!基础理论对此并不含糊。不妨坚信,那些尽管很有名气的“粒子”如“光子、希格斯子等”其实子虚乌有。(参见《L01 粒子今论》)

至于“宇宙在膨胀”,迄今,最“硬”的根据是远星的光谱谱线向“红”的方向移动(即“红移”),按照多普勒原理判断为“远星高速离去”,如果远星真的高速离去,当然是“宇宙在膨胀”,问题在于,这里能不能应用多普勒原理?因为,远星还有“蓝移”的,如果也应用多普勒原理,是否“宇宙在压缩”?

    因此,需要提问,为什么发生“红移”?发生“红移”的星体离开太阳系都很远。

我们的理论认为电波的频率是常数,电波的速度也是常数。物理学的其它常数也很多,如“虎克定律”的“弹簧常数”,波义耳定律的PV/T, 钟摆的周期等等,都属于理论上不变的常数。实际情况如何?

    “弹簧常数”只能提供4位有效值,钟摆的周期约可达到5位有效值,为什么不能达到理论上的无限位数呢?那是因为实际“常数”不能完全合乎理论,超过位数就是“变”的界限。以光波为例,空间电场的密度、状态显然不能时时、处处完全一致,“光速不变”从理论上就无法实现。但是,实际上可以超过6位有效数,在特定环境下可以达到8位。

遥远恒星的星光经过若干年抵达地球时,它的强度极度衰减,而空间电场既非完全静止,又非处处均匀,不能相同于地球附近的状况,影响频率的因数不可能完全不改变,不能期望多普勒效应也适用于它。

    因此,为了慎重,地球上的物理效应是否可以向空间、遥远空间开拓,需要先从理论上论证,还要在反复验证中证实。

   “红移”与“蓝移”都是客观存在的空间光学现象,对于这些光学现象不能厚此薄彼,需要寻求它们的发生机理,找到真正的原因。

    将“红移”看做“远星高速离去”和将“蓝移”看做“远星高速飞来”同样是一种主观设想,因为不能经受质疑,不能认为是正确的。

“蓝移”的存在否定了“红移”作为“宇宙大爆炸”主要证据的合理性,也表明多普勒效应不能推广应用于空间。

    现在有人从“超新星”的观测研究中得到了“宇宙在加速膨胀”的结论,他们判断为“远星高速离去”且“星体越远离去速度越高”。如果“测量”采用了上面提到的“红移法”,就不能在不考虑“蓝移”的情况下一厢情愿地认为“红移”等同于“远星高速离去”,这种“等同”并不合理。此外,仅对少数“超新星”作出的测量,似乎远远不足以涵盖整个宇宙,甚至,连“所有超新星”也不足以涵盖 。

因此,既然“宇宙在膨胀”并不确凿,“宇宙在加速膨胀”自然不靠谱,需要正确的解读“超新星爆发”,放弃现在存在的误读。

    有报道称“美澳3名科学家因超新星研究获物理学奖”,当今物理基础理论,不亦淼然乎!

 

D29                    太阳磁场将180度逆转吗? 

                    李淑玮     陈理士   

 

 提  要  本文认为,即使未来若干亿年之内,太阳的磁场也不会逆转180度

 关键词  太阳磁场   太阳磁场180度逆转  

    

  有文章称:“由美国航天局资助的最新观测表明,数月内太阳磁场将发生180度逆转”。果然如此,自然是太阳系的重大事件。但是,当前物理基础理论尚不能够据理回答“太阳磁场是怎样产生的?太阳磁场会180度逆转吗?”等问题,因此,对此似乎只能听之任之,且等“几个月”之后,观测“磁场逆转后”太阳的“新貌”吧!

     论文《地磁和星球磁场发生机理》从基本原理出发讨论了以上问题,该文认为,地球、太阳等心部为液态、存在自转的天体普遍存在磁场。

  它们的磁场是怎样产生的?主要由于宇宙空间普遍散布着电子(空间电场);星体的液态心部通常包含金属与非金属原子,具有导电、导磁性质,因此,这样的星球类似一个空间球形“导体”,“自转”使这个“导体”外部形成相对回转的电流,此机制使“导体”成为“球形磁铁”,这是太阳、地球等星球形成磁场的“原理”。

  这一“原理”可以验证:

      (1) 星体磁场的磁极与回转轴“靠近”(如果内部均匀,“靠近”成为“重合” )

      (2) 星体磁场的磁极的方向可以用右手定则确定

      (3) 影响空间电场密度的任何物理事件都会影响此磁场的强度

      (4) 空间星体的磁场强度,同它的自旋速度相关

     据此 ,可以认为,除了由于内部材料的动态不均匀引起磁场的少许改变外,太阳磁场难以作出大规模的改变。

   要太阳磁场作出180度逆转的条件是:太阳的回转方向作出180度逆转!亦即,要克服太阳现在的回转惯量并产生相反的回转,有如此巨大的能量来源吗?太阳如果是一个小陀螺就好了,但它不是,不能相信她会“自动逆转”。

    太阳和众星为什么会存在自转?

  此问题同“台风为什么发生旋转”有点类似,人们可以从解读“超新星爆发”后的演变中领悟“星体为什么发生自转”,这里从略。

  于是,如果有“逆转”的能源引起太阳“自转逆变”,此时,“太阳磁场作出180度逆转”的情况才会发生。

   那种“太阳的磁极11年翻转一次”的说法既缺少实测依据也缺少理论依据。

   结论是,太阳的磁极同地球的磁极由于内部液体的不匀与运动,虽然会不断“章动”,但是不会大幅度变动,更不会180度逆转。几个月不会,几亿年也不会。(本篇2013.9.13上网)

 

 

D30a                      地心引力自何而来?   (2019.7.1改)

 

  本命题对于不少文章来说似乎依然是一个需要阐明的问题, 这是因为主流基础理论至今不能予以解答。许多年前出现的“物理学11大难题”至今没有被正面回答,其中第9题便是“什么是引力?”,对于“什么是引力?”这个问题,L11a《力线力学概要》及(陈理士的《广义物理学》)可以回答以下6个有关题:

1 力是什么?

答:力是一种无形的客观存在,它迫使物质变位或变形

2 引力是什么力?

答:引力是使“双方”减小距离的力

3 力自何而来?

答:力线相互作用形成力

4 引力自何而来?

答:引力线与引力线相互作用形成引力

5 力分为几种?

答:有引力与斥力两种

6 万有引力与物质有何关系?

答: 牛顿的力学方程中同时出现产力双方的质量m1m2, 暗含了力不能由一方单独产生或发出。

 提到力的“种类”,现代物理的回答是:“分为4种”,此回答虽情非得已但并不合理,因为“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只是“数值之差”而不是“性质之别”,难以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陈理士 发现了聚合效应,为上述数值之差找到了机理,也从电磁机理中发现电磁力依然是来自引力子与斥力子的力线生成,不是“另一种力”,因此,力,只有引力与斥力两种。引力不论大小,都有双方力线相互作用形成力,因此,问题 “地心引力自何而来”的答案是 :地心引力来自地球与所涉及物体各自发出的引力线的相互作用 。



D31                                      物理学与数学 

 

  数学是物理学的有力助手,往往,一个简单的方程可以代替许多文字陈述,简明清晰。

  有时,虽可仅用文字叙述不用方程,但很多情况下则离不开方程。前者如牛顿三定律,后者如波、流体、场、熵等的描述。因此,它俩“关系密切”,在高等数学内,不少区域同物理学的应用有关。

  从物理学角度看,没有数学方程难以作出定量分析和叙述,简明、精确描述往往离不开方程,数学对于物理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但是,这里有一个“适当”的问题,即,防止过当。

  难道在物理学理论中应用数学方程还会出现“过当”吗? 是的,迄今确实发生过这样的“过当”。

  例如,《相对论》中曾经列出计算光线受到“引力弯曲”的方程,而且认为计算结果同实际测量符合。但是,比引力大得多的“强作用力”“弱作用力”“电磁力”能够使光线发生弯曲吗?只有改变光路上的电场分布状态(折射率)才能影响光的轨迹,光在空间均匀电场中直线传播,在非均匀电场中“发生弯曲”,同引力、引力线没有直接关系,“引力弯曲”显然不是物理真实。在此情况下,方程不能代替发现物理机理,不贴合物理机理的数学方程于事无补。可以看出,这里的问题是过于相信“方程计算结果同实际测量符合”而忽视了寻觅机理。

  又如,牛顿第二、第三定律都有经典的方程描述,没有人曾经指出方程有何不妥。但是牛顿的引力方程为什么“不适合微观力”呢?

  原因不在于数学方程而在于物理实质,方程只能用于反映、描述物理实际。

  力的产生源于“双方力线相互作用”,宏观力同微观力都是“双方力线相互作用”的结果,二者的不同的是由于宏观物质的力线数量大体同质量m成比例,而微观力线数量受聚合效应影响,有很大差异。

  再如,

  薛定谔方程用于描述“既是波又是粒子”的事物,但是,不能因为有了薛定谔方程就一定存在“既是波又是粒子”的物理事物。

  迄今,并没有推断出什么具体物理事物“既是波又是粒子”,而仅仅说“光”是这样的物理事物。

  “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曾经分庭抗礼与分道扬镳约200年,约在100年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二象性”理论,说“光既是波又是粒”,同时存在这两种表象,薛定谔成功地创造了这样一个令人佩服的方程,作为方程,当然十分巧妙与美丽。而从物理角度,则需要验证有没有真正“既是波又是粒”的物理事物。

  “光”理论存在问题的实质是,在“光”这一术语之下,实际包含了许多不同事物,人们没有一一仔细分析它们实质,而笼统地用“光”加以涵盖,使“光”成了许多不同事物的“总代理”。

  试看,宇宙射线乃是具有光速量级速度的引力子射束,它同波并不相干,不存在“二象性”。

  再看,从三棱镜分出的色光,乃是电场的波动,其性质由波动的幅度与频率决定。不需要强调“电场是电子(斥力子)分布场”,因为在三棱镜的两侧都是波的要素,与粒子性质不相干,也不存在“二象性”。

  《相对论》曾经建立了四维时空理论,通过线性变换,证明了四维函数的有些关系与三维函数类似。

  通过四维函数,可以解决物体在速度接近光速时如何正确判断其位置。这里,把时间当做同三个坐标平起平坐的一个单独向量的物理实质是,物体的坐标信息以光速传播而不是无限大,因此,物体的速度(v)等于距离(s)除以时间(t),将t放在方程里作为单独的自变量,可以反映速度(v)接近光速时物体的正确坐标。显然,意义非常重大,这是对物理学的重大贡献。这是一种巧妙的数学处理。但是后来有些学者误将函数空间等同于物理空间,至今还有人以为空间可以大于3维,有的居然多达22维!任何物体均在三维空间有其具体相对位置。在三维空间中没有第四维的插足余地。有人还说“多维空间卷曲在三维空间里”,试问它有没有体积?有体积,它就是三维空间里的普通物体,不存在其它维;如果没有体积,它就是真空,同“维”不相干。

  有人提出:“物理研究就是建立方程、验证方程、修改方程直至确定方程”,对于“物理机理、物理规律、物理实质”的探寻不予理会,这样的研究方法能够达到研究 目的吗?

  此外,同牛顿力学分道扬镳的另外三门力学:《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量子味动力学》都包含了许多方程,没有人指出这些方程有什么问题。但是,聚合效应的发现,使得“四个力”成为“一个力”,“电磁力、色力、味力”等“三个力”不能实际存在,有关的那些方程,只是具有参考价值而已,不能描述真正的力。

  物理学有了数学这样一个得力助手如虎添翼,那些有助于描述机理、使文章简明、提高表达力与可读性的数学方程,如牛顿方程、麦克斯韦方程、普朗克方程等等将永葆青春地与物理学长期共存。

   方程在物理学里的应用,应当保持它的“助手”位置,不喧宾夺主。提出“建立宇宙方程”便具有过分突出方程作用的倾向,因为现在从物理角度还远远不能认识宇宙,用一个方程来描写当然做不到。例如,仅仅想要用光速核实一下“宇宙远方星体的当前状况”,花二百多亿年才能受到远星反馈!

  只有在了解宇宙的情况之后,是否可以用方程描述才值得考虑,而现阶段提出“建立宇宙方程”是否过分依赖数学,不利于发挥人的创造性思维。

  正确看待方程的“预见性”,只有方程正确地描述了机理,此方程才能“预见”某些结果。不能期望不经过大量研究、实验能够建立一组具有“预见性”的方程。

  物理描述并不需要尽多利用方程,而是在使用方程可以使描述更加简明的情况下利用方程。如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如不受外力影响,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好像还没有一个方程能够表达得更加简明。

   物理学者的数学水平“越高越好”吗?非也,“高比低好”吗?非也,适度即可。因为对于物理学者最重要的是创造性思维,是发现物理机理、物理规律、物理变化的因果关系。他们的智慧不应分散,而数学乃是另一门独立学科,可以希望数学家的“数学水平越高越好”,此“希望”不能开拓,以防本末倒置,产生误导。因此,只能希望数学家的数学水平“越高越好”、物理学者的物理水平“越高越好”。

  物理理论中的数学应用“越深”文章水平就越高吗?这里仍以牛顿三定律为例,其数学方程相对说非常简单、初级,但是,有多少物理论文的水平高于它呢?当然,本文并不意图贬低数学的重要辅助作用,只是认为需要适度。适度,这是否就是一种“中庸之道”呢?

2014-06-3  16:39:49

 

D32                                                 引力子的新意    

 

提 要 本文叙述陈理士物理为“引力子graviton”一词增加的物理新含义,并增加了一个引力子的英文单词attracton

关键词 引力子 斥力子

   

  “名至实归”的意思是:赋名真实。如果研究的结果发现了研究对象新的性质,不妨增赋新义,因为,需要尊重前人的努力,继承前人的正确部分、改善其不尽善之处,如:

引力子(graviton )一词,它原来只同“万有引力”相关,又称重力子,是一个“传递引力的假想粒子” 。在陈理士物理中,基本粒子以及“真正粒子”只有引力子、斥力子两种。引力子发出引力线,引力线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引力(F1);斥力子发出斥力线,斥力线通过相互作用形成斥力(F2)。引力线与斥力线相互作用也形成引力(F3),但F3 < F1 。

  这里的“引力”只有一种(attracting force),所谓“强作用力、弱作用力”的大小悬殊,乃是力线多少形成,因此,将引力子的英文写为attracton 也许更加 “名至实归”,但是依然使用graviton一词继承性更好。现在,引力子的内涵就有所增加:

(1) 是两种基本粒子之一

(2)向外发出引力线,是形成引力的“一方”

(3)有质量、有体积

(4)不会变、不会“湮灭”、不会“转变为能量”

(5)是永恒量子——恒以高速运动,永远具有动能

  除基本粒子外,现已命名的所有那些形形色色的“粒子”其实都不是真正的“一粒”粒子,它们可分为以下4类:

(1a) 引力子的成员数量不同的“微涡旋星系”如介子、夸克、质子、“上帝粒子”等

(2a) 引力子“同行”群体,即宇宙射线

(3a) 引力子、斥力子的“微涡旋星系”,中子以及中子受到冲击裂解“变成的”“粒子”

(4a) 理论需要但实际不能证实其真正存在的“粒子”如光子、正电子、镜像粒子、玻色子、胶子等等

以上梳理使“粒子家族”成员数量大大“缩水”,真正粒子、名副其实的粒子只有引力子、斥力子两种。

  可以看出,现在使用的“引力子”一词要比原来“是一个传递引力的假想粒子”恰当、踏实。它同斥力子——电子——既然是自然界仅有的两种基本粒子,也是仅有的两种真正名副其实的粒子,自然是“最值得研究的”粒子。

今天,提出“自然界仅有两种基本粒子、仅有两种真正名副其实的粒子”是否显得使人意外和难以首肯?但是,与辉煌的现行粒子理论同时存在的那一堆“问题”和“困难”也不能不下大力气去解决,如何解决?

  这就是,有取有捨,将它们改进成为不存在“问题”和“困难”的理论。赋予引力子一词以新意,承认它是两种基本粒子之一便是对现有粒子理论的改进,并不存在“困难”和“问题”,也不衍生新的“困难”和“问题”,至于今后会不会发现“困难”和“问题”,不妨由时间来考核。(本篇2014-09-10 06:33上网)  

 

 

D33a                              爱因斯坦未能统一电磁力与万有引力的原因

 

直到《L18a强作用力、弱作用力、电磁力、万有引力的“统一”》一文 2010.5.13在Chinese.physics 网站出现之前,对于“四个力的统一”,乃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该文能够统一“四个力”的关键在于发现:

(1)力与物质的联系在于两种基本粒子发出两种力线;

(2)力线相互作用生成力;

(3)力的大小取决于作用力线数量多少;

(4)聚合效应:聚合使剩余力线密度降低。

   由于找到了机理,使“四个力”成了数量之别,在力线力学框架内得以统一。

当初,在相对论发表后,爱因斯坦曾经长期努力统一“四个力”中的电磁力与万有引力两个力,但是最终未能如愿。以爱因斯坦过人的思考分析能力,统一“两个力”甚至“四个力”应当不成问题,为何事与愿违?

在爱因斯坦未能统一“两个力”的事后,可以发现,他对数学方程过于侧重,对于统一“两个力”,他的工作就是建立方程,如果从物理角度,则需要分析万有引力与电磁力在产生机理方面有何异同,一旦机理清晰,建立方程描述机理就事半功倍。

事情的结果是,他未能建立这样一组既包含电磁力又包含万有引力的方程。

如果先不考虑方程而转向寻求机理,循以下路径:

(1)力是怎么生成的?答案是:物质都对外发出力线,原始发出者是两种基本粒子,其中,引力子来源于恒星核反应,它发出引力线且在空间高速前进;斥力子(电子)同样来源,发出斥力线,其原始速度衰减后成为空间电场的普通电子。

(2)引力线与引力线相互作用产生引力F1;斥力线与斥力线相互作用产生斥力F2;引力线与斥力线相互作用产生引力F3,F3 < F1

 (3)引力子遇到引力子,如距离 <μ,生成的引力相互栓住,成为“微涡旋双星”原来的动能转变为回旋能量(原子能),“双星”的作用引力线占1/2,剩余1/2引力线依然向外发出。剩余力线成为“微涡旋双星”增加成员的力源,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微涡旋星系”。随着成员增加,剩余力线密度下降,直至“微涡旋星系”成员达到质子规模,剩余力线密度已大大减小,无力再增加成员,稳定下来。

可以看出,聚合规模越大,作用力线占比例越大,剩余力线比例越小,这就是聚合效应。

万有引力是宏观物质之间的引力,自然远弱于微观物质之间的力,因为力线密度不在一个层次上。所谓“强作用力”“弱作用力”“万有引力”差异的原因在于力线密度差,是“量差”,不是性质之别,不应用作“种类”之分。

再看“磁力”,磁体为什么发出磁力线?磁力线是什么线?

一个铁原子的核是相互回旋的质子、中子,外层有26份回旋电子, 质子发出的引力线,使核内质子、中子间形成引力 F1相互栓住不能逃逸,剩余引力线同外电子层形成F3,使电子回旋而不离去。还剩极少一点通常测量不到,可以生成万有引力。

在此情况下称铁原子为中性。现在,如果人为地在铁原子外面放一个直流线圈,其电流势必影响铁原子外层电子的运动方向,使部分电子跟随作有序回旋,原先核内质子同这些电子相互作用的那些引力线现在游离出从电子分布稀疏处(线圈中心方向)向外伸出,这是直流电磁铁的基本原理。

伸出的引力线被称为磁力线,所以,磁引力同万有引力的引力,从力线角度并没有区别。

如果当年 爱因斯坦从基本原理着手分析,而不从方程入手,很快就可以统一电磁力与万有引力。

因此,“未能如愿”是一个研究方法问题,数学方程是物理研究的重要助手,而物理机理则不可或缺。   2019.6.23上网      

 

D34a                                               “质量可变”的后果


1.前言

《L54“质量可变”——物理学的第一次重大失误 》等文已经论证了“质量可变”的错误原因、产生背景等方面 。

  这里之所以又写出有关“质量可变”的文章,是由于以下理由:

(1)“质量可变”还是不可变乃是物理基础理论的原则性问题,影响理论的正确与否,需要认真分析后二中取一,两者无法兼容。

(2)近百年来,“质量可变”已经挤压 “質量不滅”——原来的物理规律——俨然成了新的“物理规律”,这一改变,影响广泛而深远,不能不认真分析、论证。

(3)在“质量可变”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大量“理论”,还在继续做文章,如果“质量可变”不踏实,后果会如何?

(4)“质量可变”还是不可变的认识,直接或间接影响对于宇宙形成与演变的认识。在此领域,人类投入了大量优秀智力资源,继续形成错误认识,将是大浪费。

(5) 物理学 研究物质许多“百年”,到了现在,由于质量可以“变”,捉摸不定,“什么是物质?”已经成了大难题,是否说明这方面的基础理论进了误区,不改正何来出路。 

(6)“质量可变”至今依然安居于物理主流理论中。正确理论难以对此加以包含。

(7) 《L12a关于物质不灭与能量不灭规律》等文论证了质量不灭规律并未真正面临挑战, 不能等闲视之,更不能违反,“质量可变”属于误会, 在认清“质量可变”是基础理论的重大失误之前,有必要提请学者对此加以重视 ,不厌其烦的累累提出。

 

2.“质量可变” 的后果——负面影响

 

2.1 对粒子理论直至宇宙观的巨大影响 

  “粒子可变”导致基本粒子理论“百花齐放、莫衷一是”, 不能归一;成百上千种“粒子”令物理学家眼花缭乱,只能在一些“存在困难与问题”的“粒子理论”中有所选择,至今不能建立和谐而不存在困难与问题的理论。

  “如果”坚信基本粒子不能变,在质子质量高度一致的启示下, 经过仔细分析,势必得到“质子由一种基本粒子组成”的认识;在原子能的启示下,不难觉察到质子内部不是静止的基本粒子而是高速回旋的“微涡旋星系”,由此能够从基本粒子“聚散循环”角度认识宇宙间的物质演变,使物理基础理论和谐地向大小两方延伸,得到物质从基本粒子到“超新星爆发”的演变机理而不致让理论“存在困难”“存在问题”。

 因为未能“如果”,以至各种不存在机理、没有可靠依据的“理论”鱼目混珠,纷纷出笼,正误难辨。

  “宇宙大爆炸前夕,现在宇宙的全部质量都压缩在一个理论的点里”,此理论描述的“物质变化率”远远超过“孙悟空拔出一把毫毛变成一群猴子”!

  “基本粒子能变”“粒子能变”显然是受到了“质量可变”的殃及,基本粒子理论至今莫衷一是的主要原因是,“各家”都依靠“质量可变”各说其是、大做不同文章,此失误甚至使哲学辩证唯物论也无辜遭殃,本来,“物质客观存在”是物理界的正确认识,物质不灭是两项基础物理学规律之一 , 哲学引用十分合适。但是,自从“质量可变”迷糊了视力,连“什么是物质”都成为物理学的重大难题!“质量可变”使物理学都难以捉摸“物质”了,哲学又能奈何?!  

  “质量能变不能变、基本粒子能变不能变、能量能不能变质量”是物理基础理论的重要议题,直接影响理论是否正确。

  物理理论存在不完善难免,应当避免失误,更要避免重大失误。但是“质量可变”却使基础理论步入了长达100年的重大失误而至今仍未意识到!

 

2.2 “质量可变”使“能量变质量” 名正言顺 .

“质量可变” 将洛伦兹变换引入作为“质量随动能变化”的方程。其实,在加速器里,电流以光速驱动,类似“风”,被加速粒子类似“帆”,帆速自然难以达到风速,因此,是“风帆效应”起了作用而不是“能量变质量”,那个方程使人放弃追问机理 。

   “能量方程”E=Mc2(平方) ,“来源”于《相对论》方程组(43)的推演 ,《相对论》中说:“如果将 E=m/√1-q2 应用于静止质量(q=0) 便知道静止物体的能量E0等于其质量.....如果取秒为时间单位,就会得到 E0=mc2(平方) ”。

  这里试图模仿牛顿对引力方程的处理方法,牛顿是巧妙的利用物理单位使引力常数成为1。但是,这里却不行,因为这里没有具体推演如何“取秒为时间单位,就会得到”。至今也没有人推演出来。这里需要描述 “质量变能量”的机理,有了机理,可以用方程描述,而方程不能代替机理。需要严格证明当q=0为什么c2(平方)恰恰可以是此常数。

  原子爆炸“释放能量”的物理实质乃是:质子、中子里原来高速回旋的基本粒子(引力子、斥力子)改变了 运动 方式 ,由涡旋 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由原来在原子分子内部涡旋变为高速四散离开。

  运动 方式 改变的原因是 质子、中子受到冲击,原来内部离心力同引力的平衡被改变 。

  人们一直误以为原子爆炸 是“质量变能量” ,其实,并没有哪一个粒子变成了能量,它们只是离去而已! 谓予不信,可以在原子 反应时 四周布置粒子检测仪器,一定能够测量到它们全体(目前已检测到其中极少的一部分)。 

  由于“质量可变”,使 “质量变能量” 似乎不成问题。 “质量变能量” 不成问题 , “能量变质量” 就顺理成章。 

于是,“宇宙大爆炸前夕,现在宇宙的全部物质都压缩在一个理想的点里”、“物理学可以讨论佛法”、“无质量振动弦可以转变为基本粒子”。

   许多匪夷所思的“理论”堂而皇之的成为理论,使物理学包含科幻。使离开物理规律的“新理论”不断涌现。

 

2.3 “质量可变”使人轻信一切都可以“变” 

其实,物质不灭、质量不可变的源头是两种基本粒子——引力子、斥力子——不可变。 

一切都可以“变” 让物理学家失去了底气,失去了判断正误的重要标准。  

 

2.4 “质量可变”成为解释疑难的“捷径”

  以问题“物质为什么含有原子能?”为例,如果坚信“物质不灭”,经过辛勤努力, 人们最终当然可以发现原子能乃是基本粒子在形成质子、中子时由 直线运动转变为涡旋运动其动能由容易显示转变为“蕴含”状态,由此还可以进一步发现从“原子的秘密”到宇宙演变的机理,当然,需要相当努力耕耘;但是,“原子能是质量变能量”一句话就可以轻而易举回答以上问题!

  真的是捷径自然无可厚非,得到上述“捷径”只能让人放弃努力而满足于误论。

 

2.5 对“质量可变” 的信任给人壮胆

  例如可以轻易地无视像“质量不灭”这样的物理基础规律,在错误理论路径上“前进”,结果是离开真实,离开物理研究的初衷。

 

3 结论

  以上讨论看出,“质量可变”的后果十分严重,当今物理理论中的错误理论,多半同它相关,有人说“物理无理”,这同“质量可变”至今讲不出机理显然相关。其实,绝大部分物理理论是叙理的,“无理”仅仅是不正确“理论”的特色。

  正确认识物质首先要正确认识质量,在承认质量是客观存在的同时恢复物质不灭、能量不灭的 物理学基本定律位置,将任何与之相忤的理论判断为不正确理论。

 

 

 

D35                                                           “质量可变”之误 再议 

                    

提  要 “质量可变”理论证据不足、欠缺机理

关键词 质量可变   

    

 1 “质量可变”理论的现状  

  “质量可变”已进入当今物理主流理论, 以此为据,做足了文章,如:

  1.1 “基本粒子可变”:“夸克可以相互转变”;电子+正电子转变为光子

  1.2 “粒子可变”:质子、中子可裂变为许多“粒子”包括“上帝粒子”

  1.3 无质量的“震动弦”可以变为粒子(质量)

  1.4 “质量可以变能量”,并以方程E = mc2(平方)为根据

  1.5 “一次大爆炸产生了宇宙”

   以上可见,只要涉及到物质,从基本粒子到宇宙,统统可以“变”!当下物理基础理论已经不把“质量不灭”、“能量不灭”当回事。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罗蒙洛索夫发现并验证了物质不灭定律?还认为那是物理学的基础规律吗?

 

         2 “质量可变”由来  

   以往,在经典物理学中, 质量不灭与能量不灭是两项基础规律,经过长期验证并未发现问题。

   大约110年前,实验中发现了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如:

   物质蕴含大量核能,不知从何而来;在加速器中,粒子速度不能随加速电压线性增加,更不能达到光速;在威尔逊云室中,粒子迹线有中断现象,似乎粒子质量在那里没啦!

    以后,“原子爆炸”也似乎说明“质量变能量”。

   在物理界不能说清原理的情况下,“质量可变”理论应运而生,再辅以方程E = mc2(平方),定量地解释核能为何如此之大,于是,“质量可变”深入人心。

         

       “质量可变”正确与否?  

    理论正确与否的关键是有机理、合规律、耐验证;以往据以提出“质量可变”的现象,在110多年后的今天,“站在前人肩上”看来,可以得到不同的判断,如:

(1)物质的原子能乃是构成物质全体粒子的动能。原子外层电子具有动能现在已获公认;质子、中子蕴含能量(核能)是因为它们是基本粒子的“微涡旋星系”,涡旋线速度为光速量级,动能用速度平方计算,于是就很大。至于基本粒子聚合成为质子、中子的机理,参见《L04物质演变》

(2)粒子加速,从原理来看,是利用光速电流驱动(加速)带电粒子,电流好比“风”,被加速粒子好比“帆”,帆船的速度难以达到更不能超过风速,因此,是“风-帆效应”使被加速粒子达不到光速而不是“动能增大随之质量增大”,即使方程也无法改变此因果关系。

(3)在威尔逊云室中,每一个进入的粒子都有一条迹线吗?不是,仅仅少数粒子形成迹线,大多数粒子没有显示迹线。因此,可以认为,达到一定能量(速度)的粒子被显示。

“粒子迹线有的中断”可以理解为此粒子在进入威尔逊云室时其能量达到显示阈值下限,“飞行短短一程”后,其能量减少,已不足显示阈值,立即由显示转变为不显示——迹线中断——并非质量消失(“质湮”)。

(4)原子爆炸的实质是原子、质子、中子解体,成为基本粒子高速离散。

     通常,质子、中子内的基本粒子在引力作用下高速涡旋不能离去,涡旋动能不向外显示,一旦解体,立即以原来的线速度四散飞出,向外显示能量。

     于是,在分析之下,以往那些认为是“质量可变”的实例都不是质量真正变了,乃是在没有探清机理的情况下作出的误判,属于误会。

      既然质量不能真正可变,“可变”自然属于谬误,作为谬误就没有界限了,其“可变”的本领,就比孙悟空大得多!试比较“孙悟空拔出一把毫毛、吹口气变成一群猴子”和“大爆炸前,现有宇宙的全部物质都压缩在一个理论的点里”,后者达到的“质量变化率”远远大于孙悟空的能力!

 “质量可变”理论需要举出那怕一个可靠的实例,用以说明质量真的可变,且能经受质疑。

 

     4 物理规律不能相悖 

    理论混乱的表现是:“存在问题”、“存在困难”、“不能圆满”,其来源则是将不正确理论作为理论放进了理论体系而不能发觉,有违规律,自然不能正确,“质量可变”与“质量不可变”,二者不能共存,孰是孰非?

如果经典力学的质量“守恒 规律”(conservation law)并没有真正遭遇到例外,经过以上讨论,应当更加坚信质量守恒规律,否则,理论当然将陷于失误。

如“大爆炸之前,现有宇宙的全部物质都压缩在一个理想的点里”这样的“理论” 根据“守恒 规律”可以判断是不正确理论,凭什么认为物质可以被无限压缩呢?

作为理论,“质量可变”是不扎实的,它不先从原理上阐明质量可变的机理,“变”的实质,而是针对形势、借数学方程演变溜进了物理学。

当然,上述2 中已简述了当时的形势,“质量可变”在那时起到了释疑作用,又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计算核能的方程E = mc2,功不可没。

但是,从物理真实的角度,“质量可变”有悖于物理基础规律,不加以纠正势必导致理论失误。(2016.4.5 上网)

 


D 36                                      议方程E=mc2来源

 

  文章《L05 E = mc2 (平方) 方程能量何来?》曾经根据物质演变机理论述了原子能乃是基本粒子原来在空间作直线运动时的动能,当它们在引力作用下成为质子、中子后,动能依然存在而运动方式已经由直线运动转变为涡旋运动,于是此动能不对外显示而成为蕴含状态,即原子能。说“质量转变为能量”并以此方程定量地表示这一“转变”其实是没有根据的误会。

  查看此方程的原始出处,发现它也存在问题。

《相对论的意义》(科学出版社1961)第二章 狭义相对论“质量与能量”一节中的 方程组(43)中包含两类方程,一类是方程组

Ix=MQx/√(1-Q 2(平方) )        (1) 

此方程中的Q=v/c , 相对论将速度v除以光速c变为Q以体现“物体的质量不是常量,   当速度为光速时,质量成为无限大”观点,当v = 0 ,此方程相当于经典力学的动量方程

I = MV                         (2)

  质量是守恒还是可变乃是物理学的关键性或原则性问题,分析了以往导致“质量可变”理论出台的那几则现象后发现,那些现象其实不是质量改变引起而是各有原因,说是“质量可变”乃是误会。质量守恒这一经典物理规律不应放弃,应当还“质量不可变”这一基础规律以应有位置。正确理论需要严肃认真的对待物理规律。

 

 第二类只有一个方程:

  E = m/√(1-Q 2(平方) )           (3)
  相对论定义式中E为“物体的能量”,而当v = 0 时E0是“静止物体的能量”,而且说:

“如果取秒为时间单位,就会得到

E0 = mc2(平方)  ”,  此式在相对论中为(44)式。

 现在回看方程(3),说E是“物体的能量”即给字符 E 以定义,等号右方自然是E的严格定义:“随速度而改变的质量”。依此式

  如果速度v = c ,E = m/0 = ∞  这是相对论需要的结果(质量“变”为∞);  

  如果速度 v = 0 ,E0 = m0   这也是相对论需要提出的结果:“质量与能量实质上是相象的;它们只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示(质量可“变”)”。

但是,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对 “物体的能量E”到底是什么加以物理阐述。

E0 = m0 只是一个特殊点,这里之所以可以存在等号“=”乃是特殊点可以数值相等!如果不是数值,E 与 m这两个物理量纲不同的因子不可能在中间画上等号。

 于是看出,对于“如果取秒为时间单位,就会得到E0 = mc2 (平方) ”,相对论既没有加以推演,今后估计也没有人能够推演出来。

 

 那么,此方程为什么却成了著名而且实用的方程呢?

原因有二:

   一是“释疑”,二是合用。

因为,当时原子蕴含大量核能已被发现,而原理却无人能够说清,“质量可变”理论应运而生,使人们乐于接受。

至于每克放射性元素究竟可以发出多少原子能,一百年后的今天,也只能提出估计值,而c是一个巨大的数,它的平方更大,有动能方程参考,(44)式从“定量”角度的“可信”程度就大大提升。

此外,迄今也无人提出过有分量的质疑。

以上所述,可以看出《相对论》在当时达到了极高水平的一斑。今天,对这个方程提出改进性意见乃是正确继承的需要,不涉及对历史评价的改变。

本文认为,原子能既然是物质“本来就有的内能”,它就具有“能量”的物理量纲,因此,表达此内能的方程应当是:

E0 = 1/2 mv2 (平方)          (4)

式中m代表质量,这是一个不会因任何条件改变的物理因子,v代表基本粒子在质子、中子内部涡旋运动的线速度,此方程等号左右的E0与v 如果知道其一,就能确定其二,因此,质子、中子内部基本粒子涡旋运动的线速度以及物质蕴含原子能的大小是今后研究、探测的课题,在此之前,方程(44)虽然可以使用,但是,不应将它视为精确方程。2016-3-25   

 

 

 D37                                     “太阳磁场逆转180度”的下文如何? 

 

      将近三年前,网上有文章称:“由美国航天局资助的最新观测表明,数月内太阳磁场将发生180度逆转”。

网上还有文章认为“太阳磁场每11年逆转一次”,这些文章的共同点是并不研究太阳磁场的产生机理,迴背了太阳磁场为什么会改变这个相关议题,使人误认为太阳磁场似乎可以轻易改变!

    其时,本网站文章《D29 太阳磁场将180度逆转吗?》根据机理对“数月内太阳磁场将生180度逆转”加以质疑,此文介绍了“星体磁场产生原理”,由此推断,太阳磁场少量漂移可能但“不能产生180度的逆转”。时间渐渐过去,“数月后”并没有看到太阳磁场发生180度逆转的报道,至今也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报道。

    时隔三年之后,有必要对“数月内太阳磁场将发生180度逆转”的真实情况予以介绍,这也是对已发表理论的验证,为什么却不见下文且沉默至今?

此文中文 2016-6-29 17:  上网


D38g                “四种力”如何化为一种的?

 

     牛顿建立了三大力学定律,以后,在电磁领域出现了电磁力, 它不仅在“强度”上大于万有引力,而且还有斥力,相对于万有引力,似乎是新“品种”的力;再后,在粒子领域又发现了“强相互作用力”与“弱相互作用力”;这两个新“品种”的力只有引力。由于不能在这些力之间发现共同物理来源,于是,分别将它们按在《牛顿力学》《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粒子味动力学》四门力的学科之中,分道扬镳。

爱因斯坦曾经努力了许多年,意图统一牛顿力与电磁力,最终未能如愿。

  “四个力”或“四种力”在世界物理学界几乎已是毫无疑义的术语,不少大学开设了《量子色动力学》《粒子味动力学》的研究,命名了许多“新粒子”,推导出许多方程,完成了多部著作。

2008.7.20 在www.chinesephysics.com网站,陈理士(Chinese)上网了文章《L18a 强作用力、弱作用力、电磁力、万有引力的统一》,文章从物质来源与基本粒子、基本粒子发出力线、力线相互作用产生力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发现“四种力”在这方面没有根本区别。   从电子环绕导体旋转产生磁力线的分析中发现,磁引力,来源与原子核发出的引力线,即基本粒子发出的引力线,磁斥力,乃是电子(斥力子)发出的斥力线相互作用所致。同时,通过对基本粒子聚合过程的分析,发现作用力线密度、剩余力线密度随聚合物质规模改变的机理,即“聚合效应”。这样,“四种力”或“四个力”确实有了共同物理来源——力线——,它们的大小悬殊其实是作用力线数量悬殊,作为力,引力或斥力只是各有一种而已!

   可以看出,“四种力”的沟通是追寻物理原因、物理机理的结果,当然,所化的时间(超过50年)比较长,分析比较辛劳,同通过数学方程解释问题相比,并不轻松,然而,用物理分析,寻求物理机理以解释物理问题,以理服人,应当更为可取。

2019.7.11上网


D39                                                          宇宙规模

   

关键词  宇宙规模   宇宙新规模   1350亿光年       

  上月,新建的中国云南500米直径射电望远镜在调试中探测到1350亿光年处的恒星发出的辐射,这一信息有非常重大的含义:

  以实测数据为根据证实了“宇宙的规模”至少为1350亿光年(半径)。

就是说,将人类对宇宙规模的认识,扩大了将近一个数量级。

100余年以来人们对此的认识是:“宇宙的规模为150亿光年”。

“1350亿光年”就成了人类认识宇宙的新成果。

此事说明,在大型光学望远镜里勉强显现的并不是“最远的”星星,比已经看到的更多的星星由于太远在大型光学望远镜里不能显现。

  至此以后,如果在文章中出现“宇宙的规模150亿光年”就会显得近乎坐井观天了!

“1350亿光年”的宣布开启了人类对于宇宙规模认识的新纪元。

   但是,是否依然要对“1350亿光年”冠以“至少”呢?本文的观点是,不能排除有些更远的星星由于太远其电波已经微弱到观测不到,也不能排除已经被观测到的这颗星并不是“视野中”信号最微弱的星星。因此,应当设想,物质宇宙的规模,很可能大于1350亿光年,甚至远大于1350亿光年。

这样的描述,可信度没有问题,符合实验结果和推理,1350比150多一位有效数字,这说明测定距离的精度,相对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宇宙规模 > 1350亿光年”乃是人类在实验基础上对宇宙规模的新认识,是对天文学的新的重大贡献,值得永远铭记。

     但是, 2016-12-29 晚19点《新闻联播》节目中又提到云南500米直径射电望远时说:“接受到137亿远方恒星的辐射”。不知道指的是不是另一次测量?因为上次(2016-10-1)宣布的是接受到“1350亿远方恒星的辐射”,如果测量方法相同,测量精度应当不变,137后面还可以跟一位有效数字。 

       现在,大型光学显微镜之所以宣布”宇宙规模<150亿光年“是由于达到此距离远星的亮度十分微弱,已经到了分辨极限,超过此距离的星光已不能发觉。因此,人们将望远镜看不到星星的距离认为是”宇宙规模“。如果望远镜口径再大,”宇宙规模“很有希望比150亿光年大。用500米直径射电望远镜发现比现在光学望远镜远一个数量级的”宇宙规模”应当合理。


 

D 40                                                      物理基础理论正误辨析  

1、 物理基础理论概况 

 

  当前, 有些物理基础理论“存在问题”或 “存在困难”。

  如:“12种基本粒子分为三组,每组出一枚组成质子”。迄今并没有见到对此理论反对或质疑的文章。但是,“12种基本粒子”质量各不相同,按此组合理论,任意两枚或多枚质子其质量一致的概率非常低。但是,实测表明,质子质量高度一致,这使质子由“三组”组成的理论“存在困难”。

  又如:有文章提出“空间大于3维”,有的甚至提出11维或更多,但是至今提不出大于3的维度能够存在于哪里?“卷曲”于哪里?那只是针对解释某一个问题时提出大于3维的“维度”,无视3维是经过物理与数学界共同证明了的空间唯一维度,任何其他维度都需要严格论证存在于哪里且需要构建它同3维的空间关系。以相对论的“四维时空”为例,乃是用数学空间方法处理时间在3维空间里的作用,它并没有反对物理(真实)空间是3维的意思。

  分不清数学空间与物理——真实——空间的区别自然使多维理论“存在问题”。

  例不多举,其实,理论不正确才“存在困难”或“存在问题”,正确理论是圆满的理论,经得住质疑和分析,经得住实践反复检验。

  以上实例说明,不正确理论已经掺进了物理基础理论之中。迄今居然没有受到高度重视,这意味着当今物理基础理处于鱼龙混杂、玉石难分状态,亟需系统地识别是非,去伪存真。

  否则,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理论,将有一些是空中楼阁。

 

2、 基础理论不足的表现 

     

  “行星直线排列将使地球毁灭”;远星光谱红移解释为“宇宙大爆炸、宇宙膨胀”;“2012年将发生太阳大爆炸”;“地磁将在数月内180都翻转(此理论三年前出现)”;“以99.999%的可靠性发现了‘上帝粒子 ”;“太阳在120亿公里处有一个外壳”等等....。

  这些理论出自个别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并不足怪,个别人根据某些现象作出判断,如此而已。为什么却有人不加分析地随之大做文章?

  至今许多文章在网上幸灾乐祸地嚷嚷:“霍金输了!”,其实,不用细分析,仅看报道,就可发现,“99.999%的可靠性发现上帝粒子”只能说明那次实验确实发现了一枚若干电子伏的“粒子” ,没有任何“可靠性”能证明那个“粒子”就是“上帝粒子”且具有“赋予其它粒子以惯性、质量”的神奇能力!

  这些是否意味着当前物理基础理论的不足,使人们缺乏识别能力,也缺少识别理论正误的参考。  

 

3、 理论正误的识别 

  对于某一物理事件的正确理论只有一种,具有“唯一性”。正确理论应当是:

(1)自身圆满,无“困难”或“问题”

 (2) 有明晰因果关系或机理

 (3) 无悖于物理规律  

 (4)相同物理事物、物理变化前后、物理方程等号两侧具有相同物理量纲

 (5)能经受反复实际检验

  理论如果同上述任何一条相悖,即可判断为不正确理论。


      


 (因服务器容量所限,论文D41——D50另外由《物理短文集二》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