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2019-1-7


杂文


杂文目(本栏建于2008.5.24 因故删去,现据留底补上)


杂文目


01 陈友谅真实下落

02 《诗经》中“摽有梅”的“摽”与“鹤鸣九皋”的“皋”

03 中国古代应用相似三角形原理“测定天高”的方法

04 恐龙的来龙去脉

05 人口议

06 关于“飞矢不动”之辩

07 国际经济危机的源头

08 关于人口4-2-1难题

09 老而犹壮似有可能

10 长寿议

11 人口增、减与好事、坏事

12 朱子治家格言中的“绸繆”

13 认真与糊涂

14 贬责古贤,不可取也(本篇2014-06-13 072533上网)

15 关于 人面桃花 诗(2016-3-24 13上网)

16 烟锁池塘柳 的下联(2016-5-12 15:03上网)

17 现代中国人的寿命极限估计:158岁

18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解读(2017-6-1 15:45:17上网)

19 议杜牧诗《泊秦淮》的“商女不知亡国恨 ” 

20 李商隐的《锦瑟》

21 物理学的失误波及辩证唯物论 

 

 


                                                                                                               01

陈友谅真实下落

陈理士



提要 依据家族秘传,陈友谅并未战死于鄱阳湖一役,被早年战友康慕雄俘获后悄悄释放,后去浙南隐于民间,改姓唐,至今江苏海安等地有其唐姓子孙,至于传承这段秘史的人,以往曾有数人,至今唯有笔者一人,若非互联网出现,即将彻底湮灭。

关键词 陈友谅 陈友谅真实下落


  1363年朱元璋同陈友谅会战于鄱阳湖,朱胜陈败。史书依据传说,判定友谅战殁,有“死于乱军”、“中箭亡”等不同说法,真相如何,外人无从置喙。

  江苏海安县有一族唐姓居民称自己是陈友谅后代,他们的祖辈世代相传下一段“秘史”,并保持“生姓唐、死姓陈”的传统,也有少数人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已直接改为陈姓,但目前中龄以下的这族人已对此不甚了了,连近年所修的家谱亦未提及此事,可见,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已经绝少。1957初夏,本人曾去海安曲塘镇访问过一位七十多岁的木工堂伯询问此事,他说,陈友谅鄱阳湖兵败,在san dong (按当地话,可能为“三洞”、“山东”)桥被朱的部将康慕雄所俘,以往他俩(陈、康)曾拜过把,陈要求放他,康提出三个条件:隐姓埋名、远逸他乡、不得再起事。

  陈接受条件,康偷偷将他释放。陈友谅去到浙江隐居下来,不久做了唐姓的女婿,随丈人姓了唐,至此开始,有了上述一段“秘史”在子孙中留传,并有了“生姓唐、死姓陈”的传统。本人也亲见过唐氏“祖先牌”内先人的名字不变但却姓陈。

  今天看来,以上所说其真实姓不容置疑,因为,在明代,陈已兵败,若不真是他的子孙,不可能作出如此的“假冒”,一旦为官方所知,只能招来弥天大祸 



02

《诗经》中“摽有梅”的“摽”与“鹤鸣于九皋”的“皋”


关键词 “摽有梅” “摽有梅”的“摽” “鹤鸣于九皋” “鹤鸣于九皋”的“皋”

    “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是一首古情诗,因为“摽”字,颇使解释费力。如《古诗源》将此字解释为“以手拊心貌”,这同“梅”如何关连?于是说:“梅,味酸之物…拊其酸心而叹也”,此说使人感到不圆满。

    如果将“摽”当“标”,它便是名词,问题就不存在了,因为三百篇古诗中,类似“摽有梅”的句子还有三十多处,如“江有渚”、山有枢”、“园有桃”等等,首字全为名词,诗意也都是由景及情,将“摽”换成“标”,也成了前两句诗写景,后两句写情。

  这样,解释是圆满了,但是有根据吗?有,其一,《后汉书》中的“摽榜”即 “标榜”;其二,《庄子》中有“又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可见,古代摽、標、剽三字可以通用。

   这首诗便可解释为:

   枝上有七只梅子 

   愿那追我的书生 

   是个好文士

    《诗经》中《鹤鸣》诗共二首,首句都是“鹤鸣于九皋”,第二句分别为“声闻于天”和“声闻于野”,古诗中的“九”,一般作“很”解,描述“多、深、远、高”等状态,而对于“皋”字,倾向作“水泽”解,定语“九”在此似欠妥。但是,鹤的叫声并非十分响亮,站在水边鸣叫原野或天空都听到未免夸张。如果将“皋”训诂为“高”,声源位置高了,声音自然传得远些。

    《辞源》中“鸣高”是山名,此山也名“九皋山”,昔有白鹤鸣其上,故名,可见,古人将“在山上鸣”描述为“鸣皋”。

    楚词《湘君》与《涉江》中也有“山皋”、‘江皋”,乃是驱车走马之地,并非水泽,应当认为,“九皋”便是“很高”,“鹤鸣于九皋”的句义就比较妥当了。



03

中国古代应用相似三角形原理“测定天高”的方法


关键词  中国古代应用相似三角形原理  “测定天高”的方法 

    《淮南子》成书于公元前140年,其卷三《天文训》末段为:“欲知天之高:树表高一丈。正南北相距千里,同日度其阴。北表二尺(原书一尺,误),南表尺九寸,是南千里阴短寸。南二万里则无景,是直日下也。阴二尺而得高一丈者,是南一而高五也。则置从此至日下里数,因而五之,为十万里,则天高也。若使景与表等,则即高与远等也。”

    这段文字意思是,欲知“天高”,在正南、北方向距离一千里各树立一支一丈长的柱子(表),在同一天(即同一时间)量日影长度,如果北柱的影子长二尺,南柱影长一尺九寸,说明柱子向南移一千里,影子短一寸。向南移二万里影子就没有了(长度为零),此柱便在太阳正下方。(这里有两个相似三角形,一是,一丈高的北柱、二尺长的影子连成5比1的直角三角形;二是北柱影子尖端、南柱基点、太阳三者形成另一个相似直角三角形)根据5比1关系,太阳高度(天高)是十万里。

    由于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而且地是平的,未考虑到地球是“球”,故所得数据误差大。但此例说明,在2150年前,已经应用相似三角形原理解决远程测距问题。同二十世纪普遍采用的光学测距仪其原理相同 


04

恐龙的来龙去脉


  

  提 要: 本文推测恐龙并非突然消亡而是有可能已进化为外形迥异的其它动物包括人类

  关键词: 恐龙 恐龙的来龙去脉 


    对于“恐龙为什么突然消亡”的分析,迄今侧重于一件“突发事件”所导致。其中隐含了“恐龙种群突然灭绝”这一观点,因此,学术思想无形中已经受到了诱导,原因分析也就殊途同归。如果研究一下“恐龙是怎么‘来’的”,思路必然开阔一些,结论也就有所不同。

    在《地震发生机理》中曾阐述过,“热胀冷缩”致使地壳形成板块且板块相互挤压,板块挤压成为地震和“造山运动”的动力。现在无疑的是,若干亿年前,喜马拉雅山曾经在海平面以下,那时,地壳较薄,相互挤压的力度也较小,不足以形成“沧海桑田”之变,一切都浸在海水之中,不存在陆地,因而也就没有陆生动、植物,所以,那时还没有恐龙。一切都在海水之中,水里是一个种类繁多的生物世界。其中作为脊椎动物的鱼类,由于“各地”生态环境的不同,发展成了许多不同的种类,但相同之处是,它们运动身体靠鳍,鳍只需要有划水功能;呼吸靠鳃,鳃具有吸收水中所含氧分的功能。

    沧桑变化使部分地壳渐渐沉、浮,下沉使水深增加,形成深海和海沟;浮升则使地壳慢慢漏出水面,开始出现陆地。这是一种以若干万年为单位所发生的缓慢演变,因此需要用缓慢演变思路分析以往。

    公认的生物发展规律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优、劣”是生物间相互竞争的态势,“适”则指生物相对于环境的和谐性。在一个生物链已经形成的水域,生存环境的改变显然使所有生物面临如何适应新环境的问题。这使人想起力学里的牛顿惯性定律,生物似乎也同样具有惯性,若不是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生物恐怕不会主动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

  陆地形成,且渐渐地扩大面积。如果当时地壳光滑如球,海洋生物不可能爬上新生陆地将自己发展成为陆地动物。因此。必定有一种“情况”迫使生物不得不“登陆”、不得不演变自己。

    这一“情况”便是“地壳不平”带来的影响,当陆地面积达到“洲”那么大,“不平”意味着出现海湾、湖泊,对于生存在那个水域的生物,渐渐有了“围栏”,直至有了封闭的“围栏”。

    生命期仅有几十年的动物是不会发现这种变化的,一切似乎自然如此。随着时间推移,湖泊水位逐渐下降,鲸鱼一类大动物的身躯渐渐漏出水面,经过若干万年,水越来越浅。现在,环境是在逼迫牠们了,是坐以待毙呢还是进化以适应环境呢?这取决与:(1)牠们有没有进化能力,(2)时间是否宽裕。现在可以看出,实现这两点完全可能,因为,地球变形是缓慢的,以喜马拉雅山的上升为例,大约每六万年增高一米,所以演变的时间是有的,其次,对比古今各种动物的外形都有较大改变,说明动物可以进化,对于“搁浅了的鲸鱼类大动物,先是,前鳍进化为海豚、海狮类的那种可以部分承受重力的鳍,鳃进化为肺,再经若干万年,随着水面越来越浅,鳍进化为足,用以全部支撑自己的重量和移动身躯,爬行于沼泽间。此时,牠们已经被我们称为“恐龙”了。

    它们的祖先是谁似乎不是被关心的问题,因为,迄今人们只接受了“从猿到人”的演变,“从鲸到龙”似乎令人意外,更不用说“从龙到猿”了。

自此,恐龙作为大型陆地动物已经正式面世,与恐龙同时“搁浅”的其它海洋动物情况如何,至今也并未引起人们关注。

    沼泽成为恐龙的家园,如果地壳停止变化,恐龙至今应当依然存在。 但是,地球不断缓慢变形渐渐改变了恐龙悠哉游哉的沼泽环境,当年恐龙的栖息地现在无一不在海平面之上若干米,如果今天有一条恐龙在那里,牠还能生存下去吗?所以,不需要任何灾变,是地球的变形逐渐使恐龙的家园发生不利于牠们生存的改变,恐龙的生存受到了环境逼迫,牠们是改变自己的形体以适应新环境?还是任由自己种族从地球上消亡?

    改变,则需要适当减小体型,进食多样化,适应当下的生存环境。如果一切足够平缓,恐龙应当有可能完成演变,经过若干万年,随着沼泽的乾涸,原先的恐龙已经不再见到了,由于繁衍,牠们的后代遍及各地,继续演变且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牠们的形体也和祖先恐龙大不一样,成为各种脊椎动物,其中,有一族现在已经成为有智慧的高等生物。

地壳上升以至湖水乾涸约经几十万年,这段时间,大概就是那种以水生植物为食料的大型恐龙的生存延续时间,至于肉食龙、翼龙、剑齿龙等“变种”的形成,应当是在恐龙生态环境开始恶化以后。

    以上思路未免标新立异,得到的结果也出乎意料。就是说,恐龙并非由于地球遭到一次突然灾变而全部毁灭而是在地球的变化过程中被迫相应进化以适应生态环境,成为人、大象、狮虎、河马、鳄鱼、猩猩……。中国人自古认为是龙的传人,同时也很尊敬龙,这是古人意识到了生物演变同地球演变的关联呢还是仅属巧合呢?


05

人口议


  远古,人类共享自然资源,之后,人们便为占有物质而争。人,既是劳动力,也是战斗力,人多势大,于是,人丁兴旺成为普遍期望。如果不受干扰,人口本来就会以“复利”方式增多,有了鼓励因素,人口增长更快。历史上,一旦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便迅速增长。自古以来,人多,対国对家都为美事,不生育后代则是极大坏事。中国有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四世同堂、五世其昌成为美好理想。一对配偶在耄耋之年繁殖了百人家族的事例并不十分罕见。

  人们从不感到人多会有不利之处,四十年前,一位建议节制人口的经济学家还受到当政者严厉对待。

  在人口密度很稀时,人口增加确实并非坏事,作为生产力的人,所创造的财富多于消费。人多,社会积累增多,当然是好事。但生产活动毕竟只是对自然资源加工利用而不是创造资源。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资源似乎无穷无尽,随着产业革命而来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资源有限”!

  几十年前就有人提出石油即将用尽,以后虽发现了新储量,但也不能长期延续供油时间。地球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过半,短期不能再生。为了人类能生存下去,对于自然资源必须精打细算地利用的时代已经到来。

  资源消耗不断增加,有人提问:“地球到底能养活多少人口”?这确实是一个先天下之忧的问题,涉及明天人类的生存环境。

  在以往数千年文明史中,人口问题是否曾扮演过很重要角色呢?从记载中难以找到答案,但事实上,世界没有出现过长期太平,历史画卷中充满了动乱和国家之间的斗争,每一次斗争都有表面上的原因与导火线。但是,假设当时的人口稀少到每平方公里不足一人,那种斗争还能“斗”得起来吗?

  显然,人口数量是斗争能否发生的重要条件,只是,现在还不能说,“人满为患”是否发生这些斗争的重要原因。

   历史上的斗争,如果由被统治者发动,目的在于改善生存条件;如果由统治者发动,则在于扩大权势。粗看似与人口无关。但假设每人每年300 斤粮食为凑合度日的界限,减少到150斤则无法正常生活,这相当于平均每人占有土地一亩和半亩。

  从平均每人占有土地一百亩到一亩,按百分之二的人口增长率计算,历时二百三十三年,从一亩到半亩,历时三十五年。这些数字表明,在人口稀少时,可以搞“井田制”,每家甚至每人分田百亩。但是,当太平盛世使人口默默地膨胀之后,局势便渐渐改观,即使平均分配,到了每人每年不足三百斤粮食,“盛世”恐难继续太平下去。到了很高人口密度,例如,每人占地仅有一亩,王安石就无法搞“井田”了。

   今天,中国十六亿亩土地上有十二亿多人,只是由于科技进步,这么多的人才能丰衣足食奔向小康,这当然是个奇迹,但确实也非常吃力!要是现在人口只有八亿、四亿甚至二亿,情况会如何?

  不言而喻,当今,适当缓慢地使人口下降乃是一项有远见的造福后代的善举。请看,昔日幽静的风景名胜现在已闹如集市;野鸡、野鸭、野兔……今天已难以藏身;“野外”一词,正趋于消失。这明摆着是人口密度偏高的结果。

  若干年后,如果人口确实已经开始减少,森林面积增多,原野里的“野”又得到恢复,那就说明人类已经用智慧制止了不理智繁殖,并使生态环境开始好转,岂不是一件功垂千秋的大事。

06

关于“飞矢不动”之辩


  “飞矢不动”是古代著名的诡辩命题之一,和它同时的命题还有“白马非马”、“鸡三足”、“卵有毛”等等。诡辩家的技巧在于,对方明知不合事实却驳不倒他的“理论”。

“飞矢不动”的“理由”是,当飞矢在空中飞行时,在一个很小的时间区段里,它的飞行距离很小,如果这个区段无限取小,飞行距离趋“近于零”,在此情况下,可以认为飞矢停在空中,从而说“飞矢不动”。

  这里采用的是“主体置换”技术,类似魔术师当面将玻璃杯中的液体变换颜色。诡辩家用“距离”的概念置换了“速度”的概念。 

  飞矢到底是静还是动,要看它的速度是否等于零,只要速度不等于零,飞矢便是在动而非不动;对于一枝飞行中的矢,不论选取的时间区段“多么小”,与之对应的飞行距离“多么小”,它的速度乃是后一个“多么小”除以前一个“多么小”,所得的商才是速度,除数和被除数只要不等于零,商就不会等于零,所以,飞矢就不会“不动”,它的速度不会由于选取时间区段和距离区段而改变,相反,飞矢的速度和这种选取无关。

  所以,“飞矢不会不动”才是理之所在。



07

国际经济危机的源头



摘要 本文认为超前消费过度是引发这次国际经济危机的根源

关键词 国际经济危机 超前消费 


  两年多以前显现的A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为该国金融危机,又进一步扩大为世界性经济危机。在正常投入、产出、消费的经济运行中,适度流动资金是“必要工具”或“必要参数”。这里的“适度”有中国中庸之道的意思,既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

  次贷危机起于数量众多的购房者不能如期归还贷款,使商业银行流动资金大大缩减,以至,它们对于各行各业的资金支持能力下降,成为金融危机。

  “必要工具”的短缺,势必引起GDP失谐、工作岗位、工资总量、消费总量、进出口货物等均出现下降,使整体投入、产出不能顺利进行,成为经济危机。

  由于A国是贸易大国,“进出口下降”理所当然的引起国际贸易总量下降,于是,相关国家出口萎缩、出口产品积压、生产能力过剩、产销运行失常,成为国际经济危机。

  两年来,各国都在大力采取措施应对尚未见底的这一危机。在原因分析上,“对金融监管不力”常被认为是引发危机的重要原因,提法的合理之处是,看到了“流通紊乱”这一祸首,但是,“监管不力”指什么?资金陷于缺失的商业银行到底是什么行为违反了有关规章?

  如果不能指出违规所在,今后怎样进行或改善这种监管?

   在借贷业务中,一个明显的“违规”是,购房者无力归还到期贷款,但这一“违规”是事后出现的,不可能被事先监管到。此外,购房者不能归还贷款也是入不敷出事出无奈而并非有意拖欠,连他自己也未能预料到,又怎样才能通过金融监管解决这一问题?

   所以,“购房者为什么不能归还贷款?”才是需要认真追寻的“源头”。

  可以发现,不久以前一直被认为对促进经济发展有利的“超前消费”,一直被列为发展经济的有效措施,“分期付款”,“用明天的钱,买今天的物”已成功地鼓动了许许多多的人投入提前消费行列。按揭贷款购房方式的盛行使住房建筑业“长盛不衰”。但是,事情总有个“度”,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包含了许多“特殊自变量”,对于其中某一参数,需要用“全微分”的观点而不是“偏微分”的观点加以考察,这就是:某一行业的运营与许多其它行业相关,这不仅仅是“物料需求”的“硬相关”,而且还有金融机制方面的“软相关”。有一个适“度”的问题,如果某一个领域流通投入量偏大,必然使其它领域相对不足,失去均衡。

  经济领域的流通状态类似人体循环系统,任何局部“微循环”的增加,对其它部分的循环必然“有所影响”, 具体说,购房者分布在各行各业,如果住宅产业产出偏多,多到超出了“度”,使资金分布失度,“有所影响”使得社会成员收入不能提升甚至下降,便出现难以還贷的困境。此时,他们的按揭贷款转变为“不良”贷款,成为地地道道的“次”贷,所以,需要高度关注的是“不良贷款”率的改变,如果已经达到引起商业流通的程度,那是说明工薪阶层的收入已随之下降。这种”软相关”如果没有被发现而继续“发展”,越来越多的购房者无力及时还贷,商业银行资金便严重短缺,直至难以正常运营下去。

  表面上看,危机的直接原因是工薪收入减少,不能及时还贷。根源却在于“超前消费”的“过度”。这一“过度”促进了建筑业的产出偏大,还贷量偏大,由此又间接引起社会還贷能力降低。

  恰恰是“好措施”的过度引起了“不好结果”,正所谓“祸兮福所伏”。看来,问题在金融政策取向方面:

 1 流通量在各行各业的分配是否合适

 2 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是否“适度”

 3 消费能力不下降

  这些方面的有效监管,便可能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从而部分地防止经济危机。

所以,“超前消费”乃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对经济的促进是毋庸置疑的;运用“过当”,也能起“促退作用”,引起金融失调以至经济失调。

  这种“促退作用”的机理在于,在过度消费情况下,由金融所支持的产业的“兴旺”对整体经济体系暗含了副作用,使其它行业的发展受到资金不足的拖累,出现非正常的扩大流通总量——通胀——的压力。如果拒绝通胀,只能形成在某一行业过度繁荣的同时而其它行业萎缩的局面。实际使这部分经济中含有泡沫成分。

  以上3条,直接相关的是第3 条,如果广大消费群体的购买能力不下降,他们能够从容地按时归还信贷,就从根本上保证不会出现次贷危机。也就不会因此引起金融危机。但是,

要做到这点,前提是1、2 两条的满足。

超前消费的实质是这部分商品换成了债权,形成了社会债务,因此,规模不能大,它在GDP 总量中所占比例需要适当。只有在消费群体有足够還贷能力的前提下,它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可行措施。

  不妨反思,“过度”是怎么发生的?难道不是在未能觉察到经济体系的系统性、过分地任由市场去“自动调节”、未能在早期进行金融干预以至得到了今天的结果了吗?

  结论是,超前消费过度是此次A国金融、经济危机的源头。

  从这一角度考察问题和采取措施,前车之鉴,今后恐怕只能适当地运用“分期付款”这类促销手段,防止超前消费的总量过大。防患未然。



08

关于“4-2-1家庭”难题


陈理士


关键词 “4-2-1家庭”

  迄今世界上唯有一国不懈地抑制人口过快增长,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是有远见的措施,客观上是对人类的重要贡献。但是,“独子”也使当今的家庭成为4-2-1 结构,似乎难免使 “1”“不堪重负”,有些学者倾向于放宽限制,实行4-2-2。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中国人口已经超过13亿, 现有水土要支撑13亿人的生存,显然是一件并非从容的事,何况还可能出现各种意外事件。

  即使按照4-2-1结构,人口总量还会处于增加之中,因此,主张4-2-2,乃是头痛医头的药方,如果13亿基数依然较快增长,生计维艰如何解决。

从另一个角度看,4-2-1 结构中的1在什么情况下会“不堪重负”?这种情况能不能得到改变?

  问题显然归结到4与2 的状态特别是4个老一代的情况上,如果这个家庭的4位60岁以上老年人身体正常——更不用说强壮——收入自给有余,这样的7口人,生活在一起,难道不也其乐融融吗?如果4位老者收入达到小康,可以从物质上有惠于2与1,这个家庭不是更加融洽吗?

  有的经济发达国家总人口已经出现下降,可见,虽然它们的家庭人口平均数达不到4-2-1,却不存在小辈“不堪重负”的情况,显然,长辈在经济上要不要小辈负担乃是核心问题。

所以,对老人的生活保障同人口增长密切相关。

  这里,并不排除传统观念、文化程度等意识形态对人们生儿育女愿望的影响力,因此,有识之士恰恰应该使更多人认识到人口总量有一个“度”,而当今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现实乃是“偏多”,已经多到了不从容的程度,需要人们对此认同,自觉地为适度减少人口总量作出自己的贡献。

  今天,中国离开富裕还远,老年人的总数不是很少,要使全部老年人进入小康并不容易。但是,至少应当清晰的看到,存在问题的原因不在4-2-1模式本身,不应企图通过增加人口出生率来“解决”问题。看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越来越富裕,人们文化水平越来越高,人口过多问题才能彻底解决。 





09

老而犹健似有可能


   40岁前后“闪”过几次腰,未意识到这与身体缺少什么元素相关,无非以后对腰部注意一些;也“落枕”过几次,归因于枕头不合适;1986年(52岁)参加100米接力赛,跑了80米左右突然大腿肌肉拉伤;平时转动头颈听到里面兹兹作响;腿部抽筋,也时有发生;一次雨后,面前有个一米宽的积水,“奋力”跃过,不料还是踩了水;用右手握炒锅锅把居然使臂肌拉伤……无奈感觉,“老之已至”、“老病难免”。

   偶然获知,身体缺钙可以引起抽筋等多种“疾像”。于是开始补钙,没有想到,一周后,开始感觉“有力”,渐渐地,腿抽筋、闪腰、落枕、胳膊扭痛等伤痛已不再附身纠缠,同衰老感开始握手言别。

   十多年来,这种非常廉价的钙片每餐数片已经成了家常便饭,而体质的改善也十分明显,在75岁的年龄,却具有40多岁时的体能,四肢可以“使足劲”而不致拉伤、扭痛,腿可以奋力跳起,体能下降的情况居然发生了逆转。

  作为一个个案,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情况似乎表明,如果不缺少必要的元素,人的衰老过程是比较平稳而缓慢的,老与病并非紧密相联。老不一定“当益壮”,但“犹健”却有可能。如果许多人都能老而犹健,对国、对家、对人、对己岂非一件大大的好事。




10

长寿议



 学者们一致相信,人的寿命可以超过100 岁,现实情况是,有极少数——小于万分之一——的人能够过百,虽有长寿地区、长寿家族存在,但也不是其中多数人能够长寿,仅仅是长寿者的比例较大而已。

  一般认为,长寿者的身上存在长寿基因,但是,至今并未肯定什么基因是长寿基因,研究者则从长寿地区的水土、人的食物方面寻找启示。

  这说明人们注意了物质摄入这一因素,方向应当是对的,因为人依靠食物、水维持生存,不同食物对于寿命有所影响是可能的。现在,考虑以下问题:

(1)如果存在长寿基因,它对于人的生存期是如何影响的?

(2)食物如果影响寿命,同基因对寿命的影响有何同异之处?

(3)人们更加关心的是,没有“长寿基因”的人也有可能长寿吗?如何才能实现这一可能?

(4)现在“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成为往事,一般认为,这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其理何在?

   生存与终结是生物的两种对立的状态,由生存到终结不但有一定演变过程,而且有一定机理,所谓寿命的长与短指的是生存期的长与短,这里不考虑那些“事故”、“灾难”等引起人类缩短生存期的偶然因素。在正常情况下,生存的终结多由“疾病”引起,长寿者在其生命期中不但生病少,而且不生“大病”。不过,真正“无疾而终”的也是极少数。

   因此,需要分析的是,正常人到了“中年”以后,有的会平安无事地生活,另外一些却被疾病缠身,难以安宁,而且后者的平均寿命也要比前者短,为什么?

   人到“中年”以后,比较通常的情况是“双减少”:活动量减少、进食量减少,二者似乎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从道理方面看,活动量减少的人,“卡路里”的需要当然减少,因此,进食减少也“似乎”不足为怪。但是问题的要害恰在这里。

至今医学界并未就中年人进食量减少提出警示,似乎理所当然,不足为奇。不过,上述“双减少”如果仅就“卡路里”而言,并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人们从食物中获取“卡路里”只是事情的一方面,食物还向人提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食量减少相当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减少,而运动量减少的人维持生命活动需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大致上并不减少,这一情况使那些食量减少者面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这难道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吗?

  虽然,人作为高级生物,有相当强的调控、转换能力:淀粉多了可以转化为脂肪存储备用,多种酶可以在体内复合生成,因此,维生素、微量元素减少的后果不会“刚性”地反映出来,人体将动员内部功能尽量保证身体正常生存。而人,作为群体,这种“内部调控、转换能力”并不完全相同,肯定有所区别,因此,抵抗“双减少”的能力有所不同。

此外,人也不可能无限“调控”,达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由“供给不足”引起的免疫力下降、体能下降、智力下降等状态,其中免疫力下降,对于细菌来说,恰好是在人体内部繁衍的“机遇”,于是,疾病缠身在所难免。

  现代医学已总结出来,缺少什么维生素,缺少什么微量元素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疾病,可见,人到中年,在进食量下降的同时,维持正常生理活动需要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将入不敷出。人的健康便面临威胁,疾病便要随之而来。

  上面说过,人与人并不一样,当由于“供给不足”而使有的人开始病魔缠身时,有的人可能仍处于正常状态,这是机体内部能力有差异的结果,这种能力差异,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同以往的“锻炼”有关,总之,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所谓“长寿基因”,肯定具有提高免疫力的功能,否则,不健康的人,大体上说不能属于长寿群体。反之,身体健康,一直保持健康,才有条件进入长寿人群。因此可以推测,长寿基因的作用在于动员机体的调节功能,维持人的免疫力,减少生病或推迟疾病的发生,从而延长人的生存期。

  这就是说,即使没有“长寿基因”,在进入中年之后,如果能够保证及时足额供应所需的维生素与微量元素,使其不因食量下降而不敷所需,同样可以保证健康、不致提前结束生命。

  这里没有忽视影响寿命还有其它因素,如:环境污染、精神影响、体质差异等。以上讨论的是在这些因素相同的条件下所出现的后果,长寿需要这些影响因素全处于良好情况下才会获得。

   只要能够保证生理、心理健康,环境适宜,营养不缺,是否具有长寿基因应当不再重要。

  只要上述四方面能够到位,“没有长寿基因”的人,应当同样可以获得长寿。




11

人口增、减与好事、坏事



  近来有文章提出“中国将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危险”,这里使用了“危险”一词,确实可以引起读者重视。但是,细想之下,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农田只有16亿亩哦,人口是不是已经多到了“危险”的程度?在这么大的人口基数下,“负增长”一些,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危险事”还是为了可臻“长远太平”的事?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判断社会问题的“好”与“坏”自然涉及到“立足点”。那一位把人口减少视为“危险”的学者显然站在一个“家庭”角度看待此问题的,人口的4-2-1状态当然是令人“想而生畏”的状态;相反,子孙众多、家庭人丁“旺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理想,人人在力争实现这一理想。郭子仪儿孙满堂一直被人羡慕。岂不知这乃是事情的一面,人口增长还有它的另一面:土地、粮食能不能够承担?如果任由人口无限制的增长,每年增加1.2—1.3%是可能的,这样,人口翻一翻的时间是28年,如此大约翻6.6次即大约200年可以使人口膨胀100倍!

  当满堂儿孙承欢膝下,人们在快乐中欢度年华时,如果原来每人平均100亩土地,太平盛世过去200年之后,每人平均只有一亩地了!再过28年,每人平均只能有半亩地,这不是极其尴尬和“难以为继”的状态吗?

  于是,当人们在享受多子多孙的“福”时,“福所伏”的祸也同时滋生于其中。

   换一个角度,那位学者如果站在社会的角度看待人口问题,今天的人口显然已经太多,在现代科技水平下,每人平均4、5亩地是比较从容的,国与家都比较从容,人口不是13亿而是4亿的话那多好!但是,此问题不能很快解决,谁对此也无能为力,需要通过各种机制逐渐减少,其中包括4-2-1家庭的结构,每个人都出自家庭,4-2-1对于他当然是一件坏事,此坏事从何而来?来自我们的先人以往享去了“多子多孙”的福,作为子孙,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否则,只能听任人口恣意膨胀,不得不进入“生计维艰”的动乱年代,那时,人口将在苦难中大大下降,这是历史上反复出现过的实例。人们为了生存挺而走险并不罕见,不过至今人们似乎未曾从人口过多引起生计问题出发探讨人口与动乱的关系。

   今天,通过计划生育使人口先是降低增长速度,逐渐减少人口总量达到一个与“科学”发展观相洽的合理数值显然是非常睿智的决策,而认为“人口下降有危险”的观点是具有较大局限性的见解。

  经济发展能够化解4-2-1 这一“难题”,现在,在有的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人口负增长,但是并未感到4-2-1 多么为难,因此,这主要是一个“老有所养”的问题。

   如果“老有所养”不成问题,恐怕那位使用“危险”一词的学者未必如此看待“人口下降”,总之,人口的增、减不是问题的实质,重要的是中国这块土地上生存多少人口比较合适、从容。每人只有一亩地显然是非常不合适地人口过密。

  为了使人口保持合适的总数,为了能够通过“增、减”调节人口数量,经济能力是决定性的条件。



12

朱子治家格言中的“绸繆”


陈理士


  关键词 “绸繆”                     

  在“朱柏庐(1627~1698年明江苏昆山人)治家格言”中有“宜未雨而绸繆,毋临渴而掘井”,其意思比较明白,预防为主,凡事准备在先。 “临渴掘井”将“事到临头来不及再准备”表现得很有说服力,至于“未雨而绸繆”的意思也不难猜测为“事先做好准备”。

  但“绸缪”二字的字面意思却难以解释,除“做好准备”外,对于“绸繆”二字,历来有不少“发挥”,有的引伸为具有“紧密缠缚”、“纠缠”、“连绵不断”、“缠绵”、“繁密”、“深奥”等含义。

  “绸繆”二字来自诗经唐风《绸繆》,原诗三阙,相互类似,其第一阙为:“绸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可以认为是一首描述婚庆的诗,用“绸繆”捆在草木上作为婚庆点缀,因此,“绸繆”不但是绳子而且很可能是彩色绸带,类似今人使用红布、红纸等作为喜庆点缀。

  但“绸繆”同“未雨而绸繆”中的“绸繆”有何相关?在历来许多解释都显示牵强的情况下,需要找到合理的新解释。

  上述诗句令人设想朱柏庐在此对“绸繆束薪”做了“歇后变换”,将规劝家人“宜未雨而‘束薪’”代之以“宜未雨而‘绸繆’”。

   当年,“未雨而‘束薪’”对于居处江苏平原的人并非小事,那里的生活燃料主要是草(薪),设想,如果“薪”被雨水淋湿,影响炊煮,势必“揭不开锅”!

  因此,未雨束薪的必要性是很自然的。这样的“歇后变换”后人能看懂吗?事实说明,整体上,人们并没有误解其宗旨,仅仅感到字义深奥而已。

经过变换,文句更为儒雅,而且同诗经挂钩,显示底蕴深厚。



13

认真与糊涂


   

  历来,“认真”被赋襃义;“糊涂”则受贬。这里含义有二:一是不认真,二是不精明,本文指前者。认真是人们的座右铭,视为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可以举出无数认真努力取得成就的实例。但是,在认识到“认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也需要认识到还存在无法认真和不应认真的情况或事件。

  一般认为,数学最为“认真”,容不得含糊,有严密因果关系。但是,大多数微分方程采用的并不是严格推导的求解方法,也无法都采用这种方法;概率论和模糊数学则同不确定打交道。许多事例显示,认真只是一种手段,达到最佳结果才是目的。如果,对于某一事件,“糊涂”比“认真”的效果好一些,此时,糊涂就应为上策。

  不加分析,一味地认真或一味地糊涂既不可取,也不明智。应当认真对待需要认真对待的事,不认真对待需要不认真对待的事。明智似乎应当用来判断哪些事需要认真,哪些事不需要认真。

  当感到被人得罪时,“恕”既表现为糊涂,也是一种美德。“宰相肚里能撑船”是对于掌权者品格的要求与嘉许。当权者如果心境狭窄,后果当然严重,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当处于利益对策中,争取最大利益是精明者的决策目标;如果事关个人,在条件容许下,表现糊涂,放弃部分或全部利益往往是高明的。但是,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却不容易,清代最有文化影响力的文人郑板桥有句名言:“难得糊涂”,“难得”既反映了多数人往往沦于斤斤计较,也表明了他赞扬不斤斤计较的做法。2014-04-28 15:44:34上网



14

贬责先贤,不可取也



先贤,是历史上对中国文明作出贡献的人,受到后人尊敬与缅怀,是民族的精英,他们曾经努力为文明与文化添砖加瓦,使后人受益。

人们的敬佩自然由于他们的卓越贡献,“卓越”到了远远超过一般人的程度!

如:李白的诗、李清照的词、岳飞的爱国、孔孟的教育、诸葛亮的智慧、、、、。

后人由衷地景仰他们,他们成为我们努力学习的榜样。 

不过,近来网上不断出现非善意对待这些先贤的文章,李白、李清照、岳飞、孔孟、诸葛亮、诸子等等先贤几乎无一可免,文章无视他们的卓越贡献,用今天的观点去挑剔、批评他们当年的行为与生活细节,去捕风捉影地制作他们的“丑闻”“绯闻”。

这样的文章,除了显示作者对待古人过于苛刻外,还可能误导不明真相的人随之目空一切,妄自尊大,蔑视值得我们怀念与尊敬的先人。

“此类文章”的作者需要扪心自问,自己现有的“本领”是否得益于传统文化,是否也应当对这些参与创造中国文明与文化的先贤们有一点感激之情。

所谓人无完人,任何受到人们热爱的先贤身上,肯定毫无例外的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这是常识,这也毫不影响人们对他的景仰,人们已经不再介意与此。“此类文章”的作者需要注意的是,如何使您的文章不会贬低历史上这些杰出人物,鼓励今人尊敬与学习先贤。(2014-06-13上网) 



15

关于 人面桃花诗



关键词 人面桃花

以往曾见过唐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然笑东风”。其注解说,作者崔护二访京(长安)郊某处不见去年美女,赋此诗塞门上。

望文生义,使人觉得诗人崔护一直为“不见去年美女”感到遗憾。

近日翻阅《女聊斋志异》见目录有“崔护妻”,注明原文引自《本事诗》,读该文知,原来在崔护赋诗数日后,因事又去城南,不禁再往探视,听到屋里有哭声,入内询问,一老丈述前数日与女儿出外,回来见到门上诗后女即病倒,现绝食而死。

崔护即抚尸痛哭,并申明爱意,不一会,女竟闻声而醒,老丈于是将女许配于他,崔护得妻而归。

可见真实事件是崔护得妻,事件具有喜剧结局。

任何引用这首诗或注解这首诗的作者都会读过《本事诗》,

为什么那些文章不挑明此可喜结局而让读者感到是一则类似“梁祝”的悲剧故事呢?是否为了将喜剧情节改为悲剧情节可以增加情节的“动人性”?2016-3-22 18:10:49

(2016-3-24 13上网)



16

烟锁池塘柳 的下联 煇镀江堰梅



  关键词 烟锁池塘柳   煇镀江堰梅

  据说“烟锁池塘柳”来自唐诗,但是并没有人指出哪一首唐诗。

  现在流传的那些并不理想的下联似乎以明代吴下张令夷的“冀粟陈献忠”为最早,此下联以东西南北中对火金水土木,只能做到偏旁相对,其他流传的以五行偏旁相对的有:

炮镇海城楼

灰堆镇海楼 

桃燃锦江堤 

灯垂锦槛波 

灯铭水墨楼

灯镶瀑壁桥 

燕铺瀑壁梅 

萤销涯壁松 

炉铸酒坊杯

燕衔沼地枝

秋金涧壑松 .......

  显然,上述这些下联在意境上同上联描写的风景相去很远,令人难以满足,这是否就是人们一直将其称为“绝对”的原因。

  此联难对在第二字的 “锁”, 因为以金做偏旁的字大多为名词,“锁”在这里当动词用,而“镀”字也如此,作为名词为金饰物,作为动词为涂镀,唐李坤诗(自《词源》)有句:“假金只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使用“镀” 对 “锁”后,再用“煇”(与“辉”通,光也)对“烟”,难题并可消解,于是,下联是:

  煇镀江堰梅

  从意境上,以“阳光蒙在江堤的梅树上”匹对“烟雾笼罩着池塘边的杨柳”。

  现将其嵌入诗中:

春随紫燕回 南苑复芳菲

烟锁池塘柳 煇镀江堰梅

潮平沙渚阔 塔古云树围

家山景正好 远行不如归 (2016-5-12 15:03上网)



17

现代中国人的寿命极限估计:158岁



  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估计了人类寿命极限,具体数值是从115岁到“可以通过细胞改造无限延长”,莫衷一是。本文以为 ,影响人的寿命极限包含先天、后天两大重要因素,因此,本命题冠以“现代中国人”,因为估计“寿命极限”不能离开当时生存环境。 不同地域、不同时代有不同生存环境。

  此外,健康人的“生存期”具有“概率”性质,不能精确

预测到个别人,可以做到的是事后统计 一群人的“寿命”求得“平均生存期” 。如果已知一群人的“寿命”,概率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推测群体的寿命极限。 

  当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9岁,此数据是统计大量数据后的平均值,是可靠的,这是概率分布的“中值”,最小值显然接近于0,根据概率曲线的对称性质,最小值离开“中值”的距离和最大值离开“中值”的距离相等,由此可以推测,当代中国人的寿命极限(曲线的最大值)是: 79岁×2 = 158岁。

  附带,在中国古代,并没有进行过类似统计,“中值”不得而知,但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大体上可用来估计那时人的寿命极限,于是,古代中国入的 “平均寿命”约为35岁。

(2016-12-5 16:03:00上网)


18

“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解读


关键词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诗 《无题》的诗文为: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诗中的上联“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非常脍炙人口,而“心有灵犀一点通”更常常被

文章引用。

  不过,如果提问,此联在诗里究竟如何解释?因为至今并未见到对这首诗的合适解释,“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其他六句 内容又看不出有何关联,因此,整体解读这首诗产生一定困难。

  其实,除开上联,诗的其他六句本身并不朦胧。

  诗文可以认为是记载或回忆 一次很高档次的宴会,首二句是时间与地点,主人家既有画楼又有桂堂,其官位不低,权势必定显赫。

  下联“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描写酒宴进行的多人游戏,这是非常热闹也非常高雅的游戏,游戏之乐,令作者慨叹(不能继续参加:“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必须去应差事。

  李商隐的官阶并不高,这种很高档次的宴会参加一次自然难以淡忘,因此,“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可能是他对于为何受邀参加的说明,因为参加者绝大多数同主人权势相当,他们可以说是“身有彩凤双飞翼”;而李商隐则以诗名、才气受主人看中,他用“心有灵犀一点通”形容,显示了他不卑不亢的心态(2017-6-1 15:45:17上网)



19

议杜牧诗《泊秦淮》的“商女不知亡国恨 ”



杜牧诗《泊秦淮》的全文是: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 《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都入选,诗文容易理解,读起来也很顺口,容易记忆。

 根据诗文前两句似乎作者乘船到达金陵(南京)秦淮河,泊船位于酒家附近,诗文后两句似乎表示时间是“刚刚改朝换代”,听到歌女唱《后庭花》曲,全然“不知亡国恨”!

 以往并没有感到以上内容有什么值得探讨之处,但是,最近读这首诗突然发现, 杜牧乃是晚唐诗人,他去世55年后,唐朝方才灭亡进入五代,在他的一生中,金陵并没有经历过“亡国”,因此,“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乃是一种意境,可见这并非一首描写实况的诗。杜牧应当到过金陵(南京)秦淮,听到过秦淮河上歌女的唱声,以此为素材,用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做了“悲情”处理,如此让诗大大提高了感人程度。

 看来,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乃是杜牧在写 诗时 从时代背景上进行的

艺术加工,而且加工得非常成功。

 有道是:杜牧文采当年甲,秦淮听歌题便佳,诗里添个亡国恨,更使意境入云霞。(2017-6-24 16:23:50上网)




                                                                                    20

                                                                           李商隐的《锦瑟》


关键词 李商隐 锦瑟 


李商隐的七律诗《锦瑟》内容是: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公认这是一首水平一流的好诗,但是,同他的其他有几首诗一样,人们感觉诗义朦胧,提不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本诗主要是中间两联意境朦胧,作者当然认为他已经讲出了想表达的内容,而读者却难以想象其所表达

的意境。

从首末二句可以看出的是,该诗是 “思华年”和“追忆”的记述。因此,朦胧背后的真实应当是他回想起年少时超人的艺术创造力,“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一类自然在他创思范围之中。

接下来回忆到的可能是自己虽然文彩出众,遭遇却如同“珠藏沧海”、“玉埋蓝田”。珠、玉是公认的宝贝,合适收藏处自然是帝王家与公侯门;自己不仅官小位卑,还受到官场排挤。因此,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可解读为英才受屈。

末句似乎表明作者对往事已渐渐淡然(2017-7-16 05:57:42上网)


                                                                                      21

                                                                    物理学的失误波及辩证唯物论 

 

当“什么是物质”在物理学中已经成为“难题”时,在哲学范围内难以越俎代庖地说“物质”乃是客观存在、“质量不能变能量”、它同能量具有不同“量纲”不能相提并论等等。 “质量”的“可变”不仅影响物理基础理论本身,使物理“理论”魔术般地多姿多彩、变幻莫测、真假莫辨,也连带使哲学“唯物论”难以“唯”繼。

   哲学当然不能对物理学理论说三道四,但物理界却需要严肃认真地反复分析和验证“质量是否真的可变”,“什么是物质”为什么会“变成”难题而且是“现代物理学11道难题”中的第一道?

物理学首先研究的自然是“物”,随着研究和实验的深入,认识逐步“改变”,按理,“改变”的结果是越来越接近真相。对物质的认识,中国古代和西方古代对此都有一套理论;经典物理学提出了“物质不灭”,同稍后的“能量不灭”形成了两项有关物质的“定律”。

直到1905年,对于“物”的认识确实步步深入,上述两项“定律”一直处于基础自然规律的位置,任何与之不洽的理论都成为错误理论。

  “质量看来不是不能变”从语气上带有探讨性质,因为当时一方面是“两个不灭”规律,另一方面是多起“事例”似乎用“质量可变”方能解释。

说“质量不能变”是对于客观现象的总结,可以用“穷举法”加以验证;而将那些“事例”认定为“质量可变”的实例后,“可变”似乎也有了“依据”。物质当然不能既“不能变”又“能变”,需要“理”。首先是仔细审查一下那些“质量改变”的实例是否属实。

当年罗蒙诺索夫是在大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物质不灭”,至今并未发现有何不妥,只是《相对论》为了“解”“难题”,无可奈何地提出了“质量看来不是不能变”,意思是,不是《相对论》不同意“物质不灭”定律,而是那些“实例”显示如此。自此,物理界有了《相对论》作为“质量可变”的依据,并且加以发挥,使物质、质量成为不受限制的“可变”事物。试看:“在宇宙大爆炸之前,现在宇宙的全部质量都压缩在一个理论的点里”,这样的“理论”,需要物质具的“可变化性”远远超过“孙悟空拔出三根毫毛,吹口气,变成一群猴子”!

既然经典物理学“物质不灭”的结论无可非议,就要再审查一下曾经使爱因斯坦作出“看来质量不是不能变”的那些实例是否存在其他解释,因为,今天,知识更加丰富,我们能够“站在前人肩上”观察问题。

论文《L45质量可变,误区斯进!》对此进行了分析,发现在那些实例中质量并非真正的“变”了,而是均另有原先未能发现的机理,在那些“实例”中,基本粒子的质量并没有“改变”、“变化”或“消失”,原子能也不是“变”出来的而是原先储存在质子、中子内的动能,在已知那些“实例”中,“两个不灭”定律并没有真正受到挑战,“质量看来不是不可变”那些事例中其实质量没有真正改变。

总之,现在已经举不出任何一个能够真正显示“质量可变”的实例,也提不出质量可变化的机理。在此情况下,应当相信物质 (具体落实在基本粒子:引力子与斥力子) 不能变呢还是继续对“不能变”予以怀疑、寻找新的“质量可变”的实例和机理呢?

  不管怎样,“质量可变”肯定已经不是“理直气壮”的了,“两个不灭”迄今并没有真正的遭遇“例外”。100年来,哲学《辩证唯物论》无辜地受到了物理学的无端干扰,“物”不能严格定义,“唯物论”自然受难。有句成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此之谓也。

今天,为了物理理论的净化,一旦将那些没有机理支持、于理有缺、“有问题”、“有困难”的“理论”排除在“主流”理论之外,到那时,《辩证唯物论》无辜地受到物理学的无端干扰便会消失。(2019.6.19上网)


          22 (论文 建议研制中国的防松螺帽 移机械 内  )